对公务员“热”的“冷”思考
2018-04-16 15:43:00
来源:民进盐城市委
【字号:  】【打印【纠错】

  3月24日,是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统一招录考试日,全省有总数超过32万的考生参加了考试,盛况空前,成为规模和严格程度仅次于全国高考的一场盛事,全社会关注,主流媒体对此进行大篇幅报道。

  近几年来,公务员岗位的招录炙热不减,报名人数不断攀升,仅江苏省统计,2016年至2018三年,江苏省公务员报考人数连年攀升,分别为264251人、285572人、322332人。从统计看,逐年大幅攀升的数据反映了社会职业追求趋向。从公务员的招录条件来看,无论是年龄、学历、专业、政治条件、身体条件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可以说当今已无任何职业的从业门槛能与其相媲美。统计显示,岗位的招录比平均在数十比一的比例,某些特殊职业岗位招录比甚至达到1000:1以上比例,竞争程度可见一斑。报名人群中,应、往届大学毕业生和工作经历不足三年的考生占据了绝大的比例,其中不乏硕士研究生学历的高学历知识青年报名参加招录考试。

  知识青年有志投身社会服务事业,参与政府的人才选拔,本是件好事。一是年轻人作为“生力军”可以为政府输入新鲜血液;二是可以将所学服务社会为民服务。但当前,如此众多的年轻人趋之若鹜奔着一个目标,抛弃十多年寒窗苦读所读的“初心”,放弃高等教育的所学专业,如果仅是为了在人群中的尊贵,谋一份体面职业,转而投笔从政,甘愿在某主管部门去做一名“衣锦杂役”,对个人来讲也许是不得已而放弃了个人社会价值的无赖选择,但如此众多的知识青年选择“从政”,对于全社会来讲,这种现象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一定是我们社会现实和政府的就业导向出了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这种现状的存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随着产业转型和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社会需求的不足,导致实体经济岗位需求不旺,大学生就业难、尤其是体面就业难,是产生公务员报考热的主要原因;二是国家在制定公务员招录数量、政策和条件时,“促进应届大学生就业”的错误指导思想也是导致报考热的主因;三是学而优择仕的社会传统思想作祟,认为只有“吃财政饭”的工作才是稳定体面的职业;四是当代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代,从小生活相对优越,生活压力小,对就业的期望过高,平常缺少艰苦生活锻炼环境,寄希望于财政供给的稳定的公务员岗位体面就业;五是当前社会的价值观扭曲,重文轻工,公务人员的地位高人一等的现状极大地挫伤了实业从业工作者的自信与尊严,使得许多年轻人弃工从文。

  当今,考试入编,已成为年轻人实现个人梦想的大门,当众多优秀的年轻人,放弃数年所学,不愿从事自身专业之长,不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实体职业,转而投身平稳的“体制”之路,为什么?引人深思。长期以往,不仅是国家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重要的是会形成一种不良的社会导向,扭曲社会价值观,危害深远;亟待制定相关政策,正确引导。

  为此,针对当今公务员报考热的社会现实,笔者认为我们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使人才资源的实现良性流动。

  建议:

  一、改革公务人员的招录制度。国家公职人员承担着为全体社会服务的职责,没有在一线工作的经验和经历,没有一定的社会阅历、没有处理各种复杂事务的能力,没有基层工作实际经验是难以做好公务工作。建议改革现行的公务人员的招录制度,引导社会就业导向。一是要规定公务员专业岗位的从业经历和工作年限,强化在一线工作的经历工作和能力要求;二是公务员不应招聘应届大学生毕业生,引导年轻人的正确人生观,强化年轻人奉献一线意识,使全社会崇尚贡献正确正确人生观;三是重新拟定国、省、市、县、乡的国家公务人员招录程序,原则上从下一级行政机构中招录,此举可以鼓励公务人员安心基层工作,并提高各级的行政工作能力,做好行政工作。

  二、制定积极财政税收政策,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一是要设法进一步减轻企业财税负担,减免企业的税费。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二是加强大学生就业、经济待遇、社会保障户藉、居住等制度建设,解决年轻人后顾之忧。

  三、进一步缩小公职人员与其它行业人员收入与保障的差距。一是建立公职人员收入标准的法律机制。国家公务人员的工资是由国家财政支出,收入标准制定理应由全体人民决定。建议我国现有的各级公务人员收入标准制定机制,应该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决定。依据全国、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参照当地的收入标准,确定自身的收入标准。此举不仅能更好倡导体社会公平,同时也能建立社会经济标杆,真实反映经济发展现状,有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二是加快社会保障公平制定的建设。开源节流,进一步减少三公消费,使财政资金能够更多的惠顾社会底层群体,同时,加快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公平制度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学而优择仕”的腐朽思想,为社会营造重职业奉献的良好社会氛围。

  前不久,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贯彻实施。较好的诠释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人才工作和岗位奉献精神的重视,我们应该从全局高度认真做好各类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流动的引导,使人才的流动不再涌向“公字”职业,正确引导社会的价值取向。

作者:丁炎生  编辑: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