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剧的形成和拓展
2016-11-14 15:02:00
来源:民进无锡市委
【字号:  】【打印【纠错】

  锡剧由常州滩簧和无锡滩簧融合而成,解放前称常锡文戏。解放后,苏南行署设在无锡,故而简称“锡剧”。在祖师爷那一辈,还是争来争去抢它的发源地,两方各抒己见。

  其实滩簧就诞生在太湖流域,再广点,就是在苏南和浙江。在常州,就称常州滩簧,在无锡,就称无锡滩簧,在苏州,就称苏州滩簧,到宁波,就称宁波滩簧,在上海,就称申曲。

  解放后,各地滩簧都有了发展,也都改了名:申曲改名沪剧;苏州滩簧改称苏剧。宁波滩簧改称甬剧。滩簧流入金华、温州后,分别成为婺剧和瓯剧的一个声腔。因表演艺术精湛而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桥”的婺剧《断桥》,就是金华滩簧。我不仅在无锡金城戏院观摩过,演许仙的方允均,还是我的老朋友。

  据我小友、江西著名编剧蒋良善说,江西的赣剧,也有滩簧。就来自苏滩。不过流入江西后,不再叫滩簧,而叫“南词”,用的是苏南民歌“九连环”等曲调。滩簧易地生根,成为了婺、瓯、赣剧种声腔的组成部份。这属于兄弟剧种对滩簧声腔和音乐的借鉴和吸收,应该是另外一个研究课题。

  我这里要说的是锡剧前身——常州滩簧、无锡滩簧的形成、合并和拓展的几个阶段。

  传统锡剧如从对子戏起算,已知名的最早艺人是无锡安镇的青宝姑娘。但她确切的出生地无从考证。有据可查的最早艺人是无锡羊尖的袁老二。后来的艺人中,我知道名字的有:王嘉大、沈阿焕、过昭容、梅金海、白玉秀、周甫毅、倪步云、李如祥、周菊英、匡耀良等等。

  对子戏是戏曲场面的基本形式,写好对子戏是编剧写剧本的基本功。任何大戏,二二相对的人物对白和对唱,占的比例,总比多人出场的场面多。对子戏,是传统锡剧初级阶段的表演形式。后来就发展到“小同场”。

  所谓“小同场”,比起对子戏,人物和情节都增加了。滩簧戏班收入不多,养不起很多演员。剧团演一些剧中人物不多的戏。但是,当时还没有固定的剧本,由排幕表戏的艺人列出故事情节,把当天要唱戏的故事梗概写在一张纸上,谁饰什么角色安排好,就由演员上台去唱了。有时,说幕表的还会在开演当日的上午,把戏详述一番。剧目上,向宣卷、评弹、京剧、文明戏等都学习过。

  后来发展到“大同场”,演当时流行的《荒江女侠》《血滴子》《乾隆皇帝下江南》等连台本戏。演员阵容比较强大,有时还出现“京锡合班”, 演出大型戏。

  语言上,传统锡剧一方面继承江南山歌的传统,也向民间吸收村言俚语,这是传统锡剧语言的主要源流。

  另一方面,文人加入,按十八个韵脚编写过十八个“一韵到底”的锡剧对子戏剧本。这是加入滩簧队伍的名叫白秋容的落魄秀才、按当时艺人口口相传的演唱剧本,加工修改而成。如《庵堂相会》(金清韵),《拔兰花》(家妈韵),《磨豆腐》(窝可韵),《摘石榴》(头欧韵),《秋香送茶》(小豪韵),等等。

  一般丫环上台唱的词,总是“丫环领路前边走,小姐接脚后头跟。行行来到牡丹亭,——”小姐就出场了。接唱“满园牡丹红盈盈。”接下去就要看饰小姐的演员有多少本领了。有经验的演员积累了许多唱花园景色的唱词,变成小姐游园时的固定唱词,传统锡剧就称它为“赋子”。专唱花园的固定唱词,后来就定名为“花园赋”。

  由于演员唱幕表戏的需要,常锡文戏中有点文化的艺人,根据演唱的需要,先后编出了“金殿赋”、“ 贼赋”、“灯赋”、“螳螂赋”等等,一共有数十种“赋子”。油印出来要厚厚的一本,供唱幕表戏的演员上台去唱。

  这两组固定的滩簧唱本,实际都是江南民歌和村言俚语基础上编写的。当然也有古诗词,竹枝词中间的词句。起初还淡不上“写”,而是“口口相传”。后来有个人把大家唱的固定唱句,分门别类地整理了出来,供同行应用。

  整理赋子的人,就是滩簧艺人周甫毅。他为常锡文戏留下了整套赋子。为锡剧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

  赋子为适应常锡文戏舞台上各种人物的演唱需要而编写,逐步完善。譬如“金殿赋”,句子比较高雅,因为它是帝王将相出场时唱的。譬如“贼赋”, 就很粗俗,有“偷风偷雨不偷雪”之类的唱词。

  聪明的演员可以把赋子背得滚瓜烂熟,翻来翻去地运用;也可以把平时积累的村言俚语自己编成唱词或念白,在舞台上一显神通。譬如著名演员姚梅凤,在饰樊梨花时,就编唱了数十句固定唱词,上句为“我为你冤家薛丁山”,下句的内容是樊梨花待薛丁山是怎么怎么好。一一诉说,几十句后,结句还要有一大串四字堆砌的连环句,唱腔也是一气呵成。演员唱完,常常获得满堂喝彩。

  还有像《赠塔》陈翠娥唱的“你拿了这包干点心”,大概的格局,在幕表戏时就有了雏形。方朵花骂方卿的“十不好”、“方朵花夸富”,一代代演员传下来,也是基本上有固定唱词的。

  在唱幕表戏时,有些台词要演员按人物要求去边编边唱,并非照搬对子戏或赋子里的台词就可应付的。好多名演员都有随口创作的本领,称得上“民间文学家”。幕表戏培养了一大批出口成章、很有才华的男女演员,如李如祥、俞步云、张雅乐、郑永德、陈梅森、陈媛媛、东翠贞、张秀英、周稼侬、王兰荪、华宝贞、陆爱英、姚梅凤、曹万春、张玲娣、闵素珍、徐东英、谢韵芳、濮惠芳、汪秀英、周文彪、季彦辉、俞介君、徐松庭、季梅芳、朱宝祥等等。如果肚子里无“货”,也会乱唱。这方面的笑话,真可让人捧腹。

  这些唱幕表有造诣的演员,后来在自已的演出中,也产生了相对固定的唱词段落和台本。有的借用赋子,发展成剧本片断。如王汉清唱的《珍珠塔,关王庙》一折,某些唱词就运用了某个赋子的唱词材料。

  随着常州滩簧和无锡滩簧演出形式上的发展,在演唱艺术上也在不断开拓、提高。

  常州滩簧和无锡滩簧以王嘉大、沈阿焕在上海合班演出为标志,此后称为“常锡文戏”。锡剧在常锡文戏时期,就善于吸收兄弟剧种的营养。

  苏南曾经有个剧种名“南方戏”,它的整个剧种就被常锡文戏“吞吃”了。现在留在锡剧中的调子,有“南方调”。

  常锡文戏“吞吃”的胃口实在太大,所以我不用“发展”, 用“拓展”。锡剧有“簧调”、“大陆”两大系统,相当于京剧的“西皮”和“二簧”。常锡文戏有能力把浙江“武林班” 唱的主要曲调吸收过来,改名为“大陆调”。后来变成“大陆”调系统。成为常锡文戏曲调中的“半壁江山”。锡剧演员唱的“大陆调”,比武林调好听。后来,竟然像小鸭变成天鹅一样,美丽得不知它原有的面貌。

  常锡文戏时期原来唱的是“簧调”、“ 老簧调”、“ 老式簧调”。抗战前,蒋介石禁唱滩簧,艺人为了吃饭,吸收江南戏曲、曲艺的调腔,增加了“玲玲调”。后来又从苏剧吸收了“迷魂调”。从沪剧吸收了“赋子板”、“三角板”。

  解放后,新文艺工作者与演员结合,锡剧更好地吸收江南民歌和兄弟剧种的音乐旋律,创造了“新大陆调”、“新簧调”、“反弓大陆”、“反弓簧调”、“簧流水”、“暴风雨调”、“洪发调”、“乱鸡啼”,从评弹吸收了“陈调”。著名锡剧《双推磨》苏小娥唱的“太平调”:“黄昏敲过一更鼓”,曲调来源于苏剧。“锡剧”属吴文化。吴文化的特点,就是开拓能力特强。

  解放后,锡剧拍了十多部电影,多个剧团上了北京。随着锡剧不断壮大,艺术质量的不断提高,海内外喜欢锡剧的观众越来越多,她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锡剧出现了姚澄、王兰英、沈佩华、梅兰珍四大旦角流派,出现了王彬彬、王汉清、吴雅童三大生角流派。这些流派的形成,象征着锡剧进入了成熟期。

  锡剧与越剧、黄梅戏,成为“华东三大剧种”。

作者:薛明  编辑: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