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中的古窑遗迹
2017-12-13 16:22:00
来源:民进无锡市委
【字号:  】【打印【纠错】

——寻访大窑路上古窑群遗址

  (一)

  这是一座被古运河环抱的城市——无锡。依水而建,因水而兴。

  贯穿街道南北的古运河纵横交错,蜿蜒曲折,如盛世牡丹般傲然群芳。裹挟着临河而上的倒影绰绰幢幢,顾盼生俏,流淌吴侬软语千年不变的情怀。与之交汇的伯渎港则如似一枝傲立的暗香寒梅,质朴迷人,静静地散发亘古绵长的魅力。

  南长街地段古运河是最具精华的运河段,而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清名桥飞架运河两岸,造型匀称,稳固雄伟,是无锡古运河上最为著名的景点。

  粉墙黛瓦的民居高低错落,临水小巷水弄堂近邻寒暄,夜色初起的游船灯影交织与对对情侣花好月圆中的倩影……

  这些都是我们江南再熟悉不过的如画风情。漫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运河水如丝线般串联起清名桥、中国丝业博物馆、古窑群遗址、戏码头、名人故居,民族工商业博物馆老厂房……细细品读,你就会发现,此地成为“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无锡段唯一的世遗节点当之无愧!它是古老运河历史的符号,是城市繁荣的象征和民族文化的缩影,也是向世界展示大运河2500多年文化遗存的一个窗口。

  作为在这里生活与工作的人,我庆幸自己能亲眼见证美丽如画、生生不息的大运河,耳濡目染它神话般传奇的迷人古韵与变迁。内心深处常常会升腾起一股强烈的成就感与使命感。

  早春二月,我沿着桃红柳绿、莺歌燕舞活态美景的一路引领,过清名桥,跨伯渎港,踏上了一条狭小、曲折,却又赫赫有名的路——大窑路,前来探访这位近在咫尺而又远隔千年的“故人”——古窑群遗址。

  无锡南门外下塘原先是一片荒野和低洼的芦塘。西周初,传说泰伯奔吴,定居梅里,他教先民掘土制坯,围土烧砖。经过漫长的岁月,土窑相继成立,星罗棋布,分散在南下唐周围,有的延伸到东门亭子桥,远至访前;另一处自南门兴隆桥起,向南延伸,到下甸桥止。相传有“横十里、竖十里”之说。可谓“窑窑相望,烟尘袅袅”。……

  (摘自《无锡大窑简史》)

  关于大窑路的民间传说,神奇而迷人。“老南长”们几乎是人人皆知。

  大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一日,明皇帝突得怪梦,梦见东南方向将出九个真命天子。他唯恐怕有人与自已争天下,便急派精通堪舆之术的军师刘基(字伯温)外出探访,想法化解此难。刘基往东南一路走来,到了无锡。他发现天光里隐显紫毫,似有王者之气;再踏访无锡地形,看到锡邑西面,真有一座九龙山——今惠山;且童谣早有预言:地方上将出九个皇帝。他就用法术,在九龙山上开掘十三个泉眼,以泄王气;并命令地方组织建窑,用九龙山之土,烧制亿万瓦片,拟揭龙鳞,以伤龙体。还鼓励附近百姓,用九龙山泥土,捏塑市井百相(泥人),来破此地灵气。据说,这就是惠山泥人的来历;而烧制瓦片的地方,正在这大窑路上。

  还有一个版本传说的是:大窑路地区原是一块乌金龙活地。乌金龙的龙首在南门兴隆桥,龙须通向伯渎港河道,龙尾在下甸桥东南,龙身与古运河平行。朱元璋的重臣刘基奉旨来到梁溪,组织南里乡民掘土建窑356座,烧砖制瓦。结果,龙脉烧毁,秀气杜绝。从此,土窑——最早的洪武窑生产开始……

  (二)

  大窑路位于无锡市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古运河邗沟和伯渎港的交汇处。大窑路绵延1.5公里。原有砖窑108座,现残存42座,其中19座较为完整。

  大窑地处于古运河左面,在清名桥的下塘,地势较低,利于筑窑;塘上地势较高,宜于开店。因此这里流传着一句俗语,“上塘十里尽开店,下塘十里尽烧窑”,足见当年江南窑业重镇的盛况。这里最兴旺的时期,有窑数百座。做坯、运坯、装窑、烧窑、出窑至运销,从事窑业的人近万。这里所产的青砖,敲击响亮,坚固耐用,通过古运河热销各地。有的甚至走出国门,远赴新加坡、马来西亚。

  大窑路因窑得名,清末曾名“老窑头”、“南门外老窑头”;1930年改名为“大窑坊”,两年后改为现名。当地居民则习惯唤其“窑上”。

  从史料看:大窑的历史距今已逾600年。从明初洪武二年(1369年)起,那一座座火笼般的直口小土窑——“洪武窑”,便已矗立于此。从南京明故宫东华门遗址的残城砖上的铭文看,当时的大城砖产自于无锡大窑。于是有了“南京的城墙,大窑的砖”的说法。

  明嘉靖年间(1554年),倭寇犯锡。因城防久废,无锡知县王其勤带领民众筑城御倭。修筑城墙的用砖,均由大窑制作提供。窑工们还组织了1800名窑兵,作为主力,参与城防作战。可以想象,当年民心所向、一致对外、众志成城的场景何等壮烈。!

  清朝康熙年间(1700年),改进了窑型与烧窑技法。窑业昌盛时,有300多座砖瓦窑先后开工生火,火光熊熊映红了南天!繁荣时期,做坯、运坯、装窑、烧窑、出窑到运销,从事窑业的窑工近万人。

  1937年日寇侵华,11月无锡沦陷。50多间窑民房屋被烧毁,堆积的柴草被焚。战火给大窑砖瓦业带来严重损失,窑民苦难深重,砖瓦业停产。直至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大窑恢复到101座窑只。

  1949年全国解放。长1150米的大窑路,集中有砖瓦窑100余座。这里的砖窑还继续使用,扩大生产,依然沿用原来的分户独立经营。

  1950 年成立了砖瓦生产合作社。

  1958年砖瓦业转为地方国营太湖耐火材料厂和利民瓷厂。

  直到1969年,五丰农业社的砖瓦生产并入利农砖瓦厂。由于革新技术的运用,大窑便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从此“南门外老窑头”结束手工烧窑的历史,当年“窑窑相望,烟尘袅袅”的盛况不再,燃烧了600多个春秋的窑火终于熄灭了……

  (三)

  中国是世界烧结砖瓦发祥地。中国砖瓦的辉煌始于“秦砖汉瓦”,兴于唐宋,而旺于明清。无锡古运河畔的大窑路古窑群遗址是明清时期江南砖瓦重要的生产、贸易基地。3000年前,在泰伯奔吴后所掘的伯渎河与古运河交会处,,当地居民从明初便开始掘土、建窑、烧制砖瓦。由于质地好、技术先进以及运河漕运的便利条件,大窑路一带聚集大量的窑主、窑民,并迅速形成江南地区重要的砖瓦贸易码头。

  令人赞叹的是,大窑路的窑业在漫长的劳作生产、经营贸易的岁月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民风和社会生活方式。古运河里的上善之水、大窑炉内的淬炼之火,城外粘土中超高的铁质、大窑始祖的精湛技艺不仅烧结出江南细密质朴、坚实刚毅的砖瓦,也磨砺了大窑路后人聪颖灵巧、勤劳朴实的品格。

  在当时,无锡大砖窑的生产、销售、运输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水平与发展规模,已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大窑砖瓦生产祖辈世代相传,明末清初便形成了周、刘、冯、薛、铁五大砖瓦制作家族。建国前,五大家族增变为苏、毛、马、殷、冯、黄等十余家,统称为十大砖瓦家族。砖瓦世家的出现和延续,保证了无锡大砖窑技术与业绩的继承、发展与繁荣。

  大窑生产的砖瓦,造型美观,质地坚固,经久耐用,至今我们仍然可以在众多稳固耸立的建筑和博物馆的展品中看到它们的身影。

  我看到,伯渎桥堍还完整地保留着窑业公所的旧址(1911年成立)。这是大窑砖瓦业的组织机构,后为大窑砖瓦业同业公会会所,1954年由无锡市工商业联合会接受。往事如烟。尽管它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如今仍忠实地守候着大窑路上曾经有过的光荣与辉煌。

  大窑路尽是古窑遗迹。所行之处,一座座古窑如绚烂杜鹃点缀在民居之间的草丛之中,伸出手去,便能触摸到似带余温的嶙峋斑驳窑砖。门前屋后、墙角檐下掩映着当年的火红与繁华。我欣喜地看到,保存完好的和已经残缺的窑址,依仗着当年窑工们的民居与后人,组成了一座最具砖瓦古窑研究价值的天然动态博物馆。

  (四)

  建了大窑群,有了这大窑路,就有了这烧窑的人——窑工。大窑前面是河,古运河与伯渎港;河上有桥,清名桥与伯渎桥;大窑路上有大窑,大窑在,窑工的子孙就在。

  窑工们祖辈都在岸边烧窑劳作,枕河而居。聆听着古运河水流的吟唱、莺燕的呢喃入梦;端着饭碗俯瞰着运河码头上满载土坯、柴草和砖瓦的货船往来用餐;期盼着吹吹打打、披红挂绿迎娶新嫁娘喜轿的到来;终日劳碌奔忙在春花、夏草、秋叶、雪花和烟火的旋舞轻飏之间,一代又一代……

  曾几何时,大窑路的窑砖竟了文人笔下的抒情之物。明代冯梦龙的《山歌》中,就有收集了借窑砖抒情的歌词。歌词是这样写的:送情人送到无锡终,叫一声烘窑哥,一般窑怎烘出两样货,砖儿这等厚,瓦儿这等薄,厚的是啥人呀?薄的就是我。……

  也许,这就是当年窑工们的爱情生活的写照吧!

  大窑路上的古窑群环拥着大窑人,与民居紧密地相邻相守相望,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一路走来,我不时诧异地驻足观望,民居的门前屋后,墙角檐下,都能看到花草树木丛生的废窑残址。顺着台阶登上窑顶,四周民屋瓦窑皆尽收眼底。一位老大爷告诉我:早年间大窑路的人们盖房子时都要用烟灰把外墙涂成黑色,因为窑火一着,浓浓的烟火就会熏黑房屋。

  如今,大窑的烟火早已凝固,多次翻修的墙砖也已不再那么黝黑。大窑路上也失去了当年的烟熏火燎的尘埃与喧嚣,已成为被运河环抱的一片宁静清幽之地。春风轻拂窑壁上斑驳的嫩绿,阳光暖暖地亲吻着门上的春联。窑工后人中进入暮年者,仍然安宁淡泊地生活在这里,年轻的子女们大都搬进了市里的高楼。

  静默的大窑路,依然如故地在这喧闹的都市里书写着如烟的往事和历史。与隔水相望已经焕然一新的南长街相比,大窑路依然保留着一份古朴,一份沧桑与一份清纯。

  天色晴好,窑工的后人们或静静地抿茶看报;或默默地抽烟下棋;或摇头晃脑地划着手机听锡剧;或懒洋洋地守着小小杂货店;或聚在一起织着绒线唠着家常;还有的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杖踱步、笑容可掬的配合参观者的拍摄摆着造型……平和的脸上写的是“满足”。

  我想,他们再也不会像先人那般艰辛与劳累,也不需懂什么是火候,什么是装窑……

  忽然,前面传来轻轻的本地话语声。循声觅去。路边民居前的菜地里,一对母女正亲昵地交谈着。一个手拿着水桶在里浇着花,一个拿着小锄头,悉心地为菜秧松着土。

  我向她们打招呼:“你们好!请问,是原住民?祖辈是窑工吗?”

  年长的阿婆自豪地笑着点点头。

  那年轻时髦的女子爽声答道:“是的!我是她女儿,已经搬到商品房里去了。今天回来看看她,想接她出去住一段时间!”

  我问道:“阿婆,您愿意去住高楼新房子吗?”

  阿婆犯愁地摆摆手:“我住不惯的,还是屋里好。我离不开大窑路……”

  我鼻子酸酸的:是啊,我也离不开大窑路……

  “哈啰”一位金发碧眼的帅哥游客打断了我的感慨:“这里太美了,!请你为我们拍张照好吗?”

  随着,一架单反相机递了过来。

  “好的!”我对着一群倚在桃花树下的外国留学生按下了快门……

  “还有我们——”一对身穿婚纱礼服的新人气喘吁吁第跑了过来:“这是我和父辈、祖辈出生的地方!我们要永远记住它……”

  “好的!”我又一次感动地接过相机。

  “古运河、伯渎桥、桃花绿柳、蓝天白云……画面太美了!”

  在年轻人的欢呼声中,我也醉了!

  可不是吗!身边这川流不息的古运河、伯渎港就是无锡人的摇篮;这窄窄的大窑路就像是位穿着蓝布袄的老祖母,质朴,沧桑,却又慈祥,温暖的令人不忍离去。

  我就如同时空的过客,突然穿越到了过去,却又不想再回来了。

  大窑路,真是一条不想走完的路啊!

  (五)

  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很有特色,它利用大窑路上的原清名并线水带厂的旧址改建而成。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展厅里,展品丰实,琳琅满目。陈列着各种看似普通却又极其珍贵的砖瓦制品。大窑在简约的设计中,融进了大窑的故事,巧妙地承载了千年的历史。令人一次次地惊喜,一声声地赞叹。博物馆外部建筑与清名桥街区水乡民居的风格统一,背景墙体用黛瓦镶拼成波浪的式样,体现了“窑群”与“古运河”的双重命题。门前是一个古朴、清新、开阔的亲水码头,石制围栏、玻璃顶的遮雨棚。博物馆展厅二楼有连廊与码头一侧的两层楼相通,古运河水上旅游的游客可以直接从水路来到博物馆参观。

  我曾参观过瓷都景德镇古窑民俗陶瓷历史博物馆——不愧是中国陶瓷专业博物馆。当然,那是非常的恢弘、庞大,甚至奢华,令人惊叹和震撼。而据我所知,像无锡大窑路上保存如此完好的砖瓦古窑群则非常少见。作为那一段江南砖瓦窑业与民族工商业的历史记录,是值得珍视与传承的。毫不含糊地说:大窑路窑群遗址及博物馆,是我们江南地区乃至全国保存砖瓦窑遗址规模最大、品相最完好的、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的古代大窑群砖瓦博物馆。

  窑群遗址博物馆以其淳朴厚重的亮相,展示了无锡民族工商业发展的火红与热烈。而它们的保护和建成是与各级领导的重视、专家学者的智慧以及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分不开啊!

  上善若水,水润利万物而不争;水无形无色……

  水——是古运河承载着恒动的能量;火——是古窑群象征着再造的能量。砖瓦则是水、火、土、木、灵魂交合的尤物,是人文底蕴与品格智慧的凝结,将江南的一坯黄土终究演绎成了文化。

  将水、火两种不可相容的能源与土、木的元素构成一个奇特的活态空间,令时空给人的视觉与听觉上产生更为生动的灵性与冲击。

作者:解幸东  编辑: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