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让教育更入心
2018-03-05 14:13:00
来源:民进常熟市委
【字号:  】【打印【纠错】

  央视2018推出的新栏目“经典咏流传” 第一期节目中,一首沉睡了300多年的小诗偶然地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诗的名字是“苔”。相信很多老师都已经欣赏过了。我也看了,看了不止一遍,可以说看一遍,听一遍,眼睛模糊一次,心灵震撼一次。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很小众的诗,经过这样的传唱,让大众进一步感受到了经典文化的力量——这无疑是这档节目的初衷。

  但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节目之外的话题,透过这档节目来说说我们的教育。我想说三句话。

  第一句话:教育需要感动。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感动点”越来越高。社会对教育的诟病,家长对学校的各种诉求,面对很多特殊孩子我们的无力感,使我们不断累积的是无奈甚至愤怒。很多时候我们把自己包裹起来,以此作为我们拒绝伤害的自我保护。但是,作为教育人,我们却依然保留着对纯粹美好事物的渴望,依然留出心底最柔软干净的地方去安放我们的感动。当听到孩子的问候声,

  当九岁的梁越群那清澈的童音响起来,当梁俊老师质朴的憨憨的男声跟上来,当一群高原红脸色的山里娃清亮的声音涌上来,他们唱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他们唱着:梦是指路牌,为你亮起来,未来已打开,勇敢的小孩,你是拼图不可缺的那一块。他们唱着:世界是纯白,涂满梦的未来,用你的名字,命名色彩……我们泪流满面。我问我自己,我的泪为谁而流?

  我想,是对这位勇敢地走进乌蒙山的梁老师的钦佩与讴歌,为这些因为有梁老师的孩子们的改变而赞叹庆幸,更为看到真正教育美好的样子,相信教育改变人的力量而激动。

  因此,我想说:教育需要感动。

  这里包含几个意思,其一,我们被别人的故事而感动;其二,我们需要让人、让学生感动。作为教育人,被别人感动固然好,但彼时我们是局外人。我更想表达的是第二个意思:教育其实就是不断去“感动人”的事业,此刻,我们应该四感动的当事人。

  梁老师感动了孩子们,这种感动不是送一点吃的,送一点穿的那么直白、短视,他与孩子们一起吟唱他的自编诗词,用诗文与旋律唤醒了孩子们,于是这些如苔花的乌蒙娃懂得了“我们虽然平凡普通,但是我们也要努力绽放”。两年的支教,梁老师与他们建立起了一种美妙的关系,通过诗歌,接近孩子,打开他们,唤醒他们,陪伴他们。这种美妙的关系,一点一点的改变着孩子们,从外在的学习到内心的驱动,诞生了一种全新的成长生态。

  其实每个老师与学生都有“关系”,我是班主任,或者语文、数学、美术、体育等学科老师。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将我们与学生的关系纽带理解成为“学科知识”。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学中的读写算的学习,并不是技能的获得,而是参与精神生活,细心地把握其中的美,而不是外在的手的动作和理解运算。试想,很努力的80分比毫不费力的90分哪一个更让老师欣慰?热爱的涂鸦与不屑的应付哪幅作品更值得赞美?未完成的作业与未处理的情绪哪一件事更迫切?我想,老师们都有自己的选择。我希望2018,石梅的教育更入心,让我们真正与每位孩子建立起独特美好的关系,用我们的真诚,面对每一个孩子。了解他们的心情,洞察他们的情绪,知晓他们的需求,用我们超越专业的情感去面对他们。山里的孩子可能因为贫穷限制了他们的想象,但是,物质的富有同样会遮蔽我们的视听,教育应该是超越物质的心灵对话,是超越学科的精神陪伴。

  第二句话:教育需要改变。

  梁老师的到来,给乌蒙的孩子们带来了福音。这是一种全新的改变。我的意思不只是学校里来了新的老师的客观的变化,而是说一个有改变意识的老师是多么的可贵。

  支教的梁老师可以选择按部就班,可以选择“用教材教”,甚至“教教材”。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可以成为有效的学习的,识字,写字,朗读背诵。但是,梁老师,一个不入流的音乐人,一个没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愣是从教室的角落里的《日有所诵》上找到了这首诗,凭着他的直觉与冥冥之中的信念,开始他的独特的教学,开始带给他的学生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

  于是我想到了我们,想到了我自己。在我和孩子们学习语文的时候,我常常是“不务正业”,我经常变着法儿把课外的内容链接到课内,不管是40分钟法定的国家课程时间还是课外的晨诵午读网络阅读,读着写着,孩子们居然爱读能读会写了!魏芳主任在实小的时候有一个数学日记课题,她经常带领孩子们做“数学以外的事儿”,结果是孩子们的逻辑、思辨、写作能力都突飞猛进了!秋秋校长的语文充满诗意,在大量读写的濡染中孩子们生命的底色逐渐丰满;毛毛校长的语文课堂也是童心飞扬,孩子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班孩子个个能说会道!长路的诗歌与哲学课,海龙老师晨诵小古文和他的童话课程,顾芳老师的绘本课程。艺术老师、体育老师、劳技老师、信息技术老师、科学老师则更是有自己独门的秘笈。好学校就是因为有好老师,好老师就是因为有好课程,好课程归根结底源自一颗不安分的求变突破之心 !课程密码一定不仅仅是内容本身,更有老师对课程的热爱,对孩子的在乎。我经常看到陆均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玩版画,经常会被他迷恋于孩子们的作品,更迷恋于孩子们的画作时的神情所吸引。他叫得出每个孩子的昵称,知道每个孩子画画的特点和风格,他们的每幅作品都是陆老师眼里的宝。这样的课程生态有着巨大的“虹吸效应”。 更多的孩子被吸引到他身边。

  关于教育需要改变我还想表达一个意思,就是希望不管处在职业生涯的哪一个阶段,我都希望大家每天保有全新的状态,让自己过有挑战的教育生活。《小王子》里说的“仪式感”就是让每一天与别的一天不一样。不一样的问候语,不一样的课堂组织,不一样的作业设计,不一样的学科活动。皇甫校长经常会从平凡的体育课堂和学校现象中看到改变的入口与方向,这是中敏锐与深刻。我非常佩服我的搭班侯艳老师,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她居然每天创作小说笔耕不辍,而且为了这样的一份坚持她还自费加入写作社团。我想她的这种改变不仅是写出了一部十几万字的小说,更是一种自我挑战与更新,这种成长对自身、对子女、对学生的教育的影响更是深远的。

  第三句话:教育需要智慧。

  梁老师觉得《日有所诵》这本书里,不是所有的诗文都适合给三四年级的孩子阅读,于是他精心挑选其中的诗文,开设《每周一诗》的吟咏。当然,梁老师也会因为谱曲跟不上,导致一周后孩子们催问:老师怎么这首诗不和我们唱啦?现在老师将孩子们写作课上完成的日记作文编辑整理成册,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书名为《乌蒙山里的桃花源》。这是他独特的教育智慧。

  真的为梁老师点赞。我一直以为,如果你以教材为世界,你的课堂就会局限,但是,如果以世界为教材,你的课堂就会宏大有格局。

  这里的“世界”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真实的周遭生活,另一个就是学生的真实世界。太深太晦涩,教了也不懂,删去;内容没有针对性或者少儿不宜,删去。那些朗朗上口,意蕴丰富,与孩子生活密切相关,与孩子生命默契相连的内容,成为梁老师教材的首选。

  这样的教育智慧对我们的启迪也是非常之大的。

  对于我们学校来说,我们也正在构建更加综合完整的课程体系。十三五省级课题的题目是“基于儿童立场的游文新书院学校课程体系建构与实践”。经过了多轮的研讨、论证,目前课程框架正在进一步修改中。用最简单的话就是我们学校将以“修身乐学”的校训作为课程顶层目标, 修身主要培养学生“慎独”与“经世”,乐学的主要方式是“格物致知”。分为格物课程、思维课程、创造课程三个板块。 可以格“有形之物”:校园梅花、银杏;校园二十景课程;幻灯机的变迁;石梅版阅读课程;也能格“无形之物”:校史名人课程,历史典故课程,书院文化课程。思维课程主要分“工程院课程”与“书院讲堂课程”。创造课程主要是侧重创客空间与项目式学习。

  这些是我们根据学校独特的历史文化,结合老师的课程资源特质,研究了学生的成长目标与发展现状,为学生量身定做的课程规划,希望6年以后的石梅娃有完善的心灵,有灵巧的手指,有健全的体魄,他们可以慎独,又能经世。他们有学习的方法,有创新的思维,更有创造的潜力。他们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有改变世界的勇气与能力。

  这个过程凝聚了我们很多老师的智慧,也正在不断清晰起来。哲人说,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哪怕答案来得更晚一些,乃至不来,功不唐捐,我们用心,用智慧,我们就永远朝着明亮的方向。

  其实,清代袁枚还有一首《咏苔五绝》: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青苔从来没有见识过斜阳之美,诗人是为之可惜呢还是庆幸呢?又或者,如夏虫之不可语冰,青苔是永远不会明白斜阳的艳丽是怎么回事。每个人读这首诗,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我想说的是,生命有大有小,生活有苦有甜,人生的进程中,教育的过程里,有完美,也有残缺。让我们从内心出发,专注做事,哪怕不见斜阳,绽放自己就是最值得去努力的事。

作者:顾丽芳  编辑: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