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出版传媒委员会调研南京非遗学院
2016-05-30 09:21:00
来源:省出版传媒工作委员会委员
【字号:  】【打印【纠错】

  5月20日,民进江苏省出版传媒工作委员会一行9人,在民进省委参政议政处董淑亮处长和委员会李瑞华主任的带领下,赴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调研。

  这次调研,缘起于两周前该委员会赴无锡调研时对保护惠山泥人这一非遗项目的回应,是为了切实落实为惠山泥人寻找机遇的承诺。据悉,全国首家以非遗传承、创新为办学宗旨的南京非遗学院,即将落户莫愁中专,并在今年10月份挂牌。

 

 

  在莫愁中专的古籍修复中心,十几名年轻的修复技师正端坐在摆放着书锤、毛笔、镊子、糨糊等古籍修复工具的工作台前,一丝不苟地对残破不全的古籍进行修复。委员们近距离地观摩了他们认真工作的每一道程序,兴趣盎然地触摸了锤子、木尺、针锥等工具器物,大开眼界,啧啧称奇。

  在实地参观后,委员们与校方领导面对面畅谈。莫愁中专校长杜迎新全面介绍了该校的发展状况:2001年,莫愁中专校在全国率先开办三年制中专古籍修复专业,使得原本“私相传授”的古籍修复技艺,与学校教育初步结合起来,成为这个领域真正意义上的拓荒者。15年来,该校的古籍修复专业已修复3000多件一级古籍,修复古籍总量达1万多册;培养学生近600名。据莫愁中专副校长章学军介绍,该校在教学实践中,还独创古籍修复“十八项技能”,制定了古籍修复中级工、高级工考核标准,填补了行业里的空白。2013年,该校开设的“文物修复与保护”五年制高职专业,打通升学瓶颈,让古籍修复专业学生可通过“专转本”升往晓庄学院和金陵科技学院就读二本汉语言文学专业。莫愁中专古籍修复中心主任王燕介绍了该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增开云锦修复与制作、陶瓷修复与制作方向;在此基础上,南京非遗学院拟增加开设民族传统技艺、文化创意与设计等专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积聚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统计数据显示,南京共有20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级以上非遗项目有150个,进入国家非遗目录的有10个。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将振兴传统工艺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三五”规划提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这些都成为全面提升非遗保护的理由。将非遗项目引入大学,甚至是开设非遗大学,让高校肩负起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成为南京探索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根据规划,南京非遗学院将依托莫愁中专,在河西南部打造一处60多亩的新校区,在那里,将诞生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非遗传人和“手作大师”。

  民进江苏省出版传媒工作委员会主任、译林出版社副社长李瑞华表示“非遗的保护和途径”是一个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他建议该社《国际博物馆》杂志编辑费明燕女士对南京非遗学院的建立做一期特稿,同步对国外同行进行推介。在发言中,李瑞华提到了“大师”和“产业园”这两个关键词,他建议南京非遗学院成立后,要多找大师来校成立工作室,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与大师面对面,学到“真功夫”。此外,李瑞华建议在新校区建设中可以打造自己的非遗产业园,让学生有宽广的眼光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工作室,自己也能创业。民进江苏省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南京作协原副主席薛冰是个南京文化方面的权威专家,他特别建议南京非遗学院在专业设计要重点考虑开设“雕版印刷”专业。据薛冰了解,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有18万片雕版,浙江图书馆有5万片,但这些雕版很多版片残破严重,因此“修版、补版很重要,这方面的人才很缺。”薛冰还呼吁,但南京非遗学院打造文化创意产品是,要传承古代技艺的同事一定要有所创新,融入现代生活的产品,才能实现批量生产。“比如,笺纸是古代书信最富特色的载体,如今就很受现代人的欢迎。”

  民进江苏省出版传媒工作委员会委员、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万俐是本次调研的发起人,他盛赞莫愁中专在古籍修复人才培养上的突出贡献,并期待南京非遗学院挂牌后成为一个真正的“手作大师的摇篮”。万俐说,非遗学院的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他不担心,因为江苏有很强大的专家队伍,但需要政府层面有强力的规划扶持和改革创新,其中教育部门提供“3+4”的本科指标就是学院发展的关键一环。

  “念念不忘,必有回想。”民进江苏省委委员、民进江苏省委参政议政处处长董淑亮在总结陈词中表示,可以借助民进参政议政的工作平台,给人社部门写建言信,呼吁解决目前文博单位应用型人才难入编的问题,他认为,“技术应用型人才,不应用985、211这些文凭学历来限制入编”,而应用型人才文博单位入编,不应设置过高的学历门槛。

  下午,委员们冒雨前往高淳参观考察非遗基地。基地着落在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游子山是高淳的森林生态核心区,这里风景秀美,人文底蕴深厚,有朝墩头古先遗址、夫子石、真如禅寺等众多古迹。基地选址独具慧眼,内部环境清幽雅致,大师工作室均为一栋一栋独立房屋,面对着一片明净安然的山水,餐厅、住宿等公共设施配备齐全,可谓是“筑巢引凤”,期待着一个个非遗传人、工艺大师前来驻扎基地,进行全身心的创作。委员们一行边走边看,畅想着非遗基地的创作盛景和未来发展。

  暮春雨潇潇,委员们在薛冰老师的带领下,在高淳老街上寻访了乾隆年间的一口古井。下午5点,委员们结束了愉快的调研,与莫愁中专的老师们一起顺利返回,大家依依不舍,都表示要保持密切联系,寻找合作机会。

作者:李燕  编辑: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