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进网 > 参政党理论研究会 > 研究成果 > 正文
增强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实效研究
2020-06-30 15:25:00  来源:民进省委
 增强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实效研究

               民进南通市港闸支部  林祥瑜

                    2020424

摘要:增强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实效是新时期人民政协面临的重大课题,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水平的提高,对政协拓展履职空间、提升参政议政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具有不受时空限制、表达充分、成本低、效率高、质量优等优势,但如果组织不严密、操作不得当,这些优势将发挥不出来。在各级政协的探索实践中,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出现了定义不准确、发展不平衡等现象。本文将重点分析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的实质内涵,探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人民政协  网络议政  远程协商

20149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政协要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提高协商实效。20152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2015年6月印发的《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均提出要进一步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的新形式[1]


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背景下,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已经上升为政协组织协商民主的新形式,有利于在保障生命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政协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效率,更好地发挥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机构的作用。在这个阶段,如何改变观念,创新思路,科学论证,严密组织,充分发挥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的优势,提升政协议政建言实效性,成为当前新形势下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 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的基本内涵

人民政协的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各专门委员会、各界委员和有关方面人士以及其他相关各方,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异地共同实时开展协商议政活动,以汇集民意、化解分歧、达成共识、影响公共决策、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引导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一种新型协商民主形式。

(一)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的定义

狭义上来讲,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是指人民政协对特定的议题,以政协参加单位、政协委员和适当吸收党政部门负责人为主体,探索采用网络的方式或手段,有组织地、远程地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ii]

广义上来讲,政协委员个人一般性的网络言论、政协组织在网络上进行的日常工作包括网络视频会议、以扩大影响加强宣传为目的的网络直播等等,亦属于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的范围。

(二)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的现实意义

一是可以创新协商形式,提升议政参与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就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特别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广泛协商。”网络议政协商为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参与讨论、发表意见提供了一个开发互联的平台,使广大群众能够有序地参与政治讨论,行使民主权利。政协委员和各参加单位通过网络征求民意、征集提案线索等,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加强同群众的联系,能够更好地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履职,有针对性提出意见建议。

二是可以开拓新的协商渠道,更好的发挥政协职能。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政协委员能够更加及时顺畅地履行职责,更便捷地行使民主权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立健全提案、会议、座谈、论证、听证、公示、评估、咨询、网络等多种协商方式, 不断提髙协商民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政协通过建立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 扩宽了协商渠道,有效保障了政协委员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委员和各参加单位把握参政议政的重点,及时便捷地参与民主协商,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三是可以搭建交流平台,提升协商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互联网是当前宣传工作的主阵地。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去占领;这部分人我们不去团结, 人家就会去拉拢。要把这些人中的代表人士纳入统战工作视野, 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引导其政治观点,增进其政治认同。”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可以高效、迅速的拉近人民群众、政协委员及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络,更加真实的反映群众愿望诉求和政协委员意见建议,更好地团结各方面人士,更充分地汇集力量、凝聚共识。

四是可以丰富参政议政手段,协商运作更加透明。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可将线上线下两方面的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在进行会议协商讨论交流的同时,参与人员还可非常方便地采取实时网络留言、发送微信、播放短视频、跟帖等各种方式,对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协商讨论,以最大限度地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形成广泛的共识。同时,人民政协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可将协商讨论搬上网络空间,突破传统协商议政形式的时空局限,有利于推动实现协商民主活动全过程和各方面的公开化、透明化,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二、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人民政协推进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但是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从两个层面来分析。

(一)客观制度层面

一是顶层设计滞后。人民政协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到目前为止,还主要靠实践摸索,特别是靠各级地方政协主动探索,各显其能,各展所长。全国政协还没有就此专门研究制定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iii]

二是政协网络议政平台建设不力。目前,各级政协网络议政平台搭建上不够扎实、形式上不够多样、拓展上不够深入。地方政协议政平台和载体还属于传统的老渠道、老方法、老形式,在利用网络媒体、针对群众新的精神需求和生活方式上创新不够、办法不多、方法不活,仅限于开通网站、委员QQ群、电子邮箱等,在深入开展网络议政、交流互动上缺乏有效的策划和组织。

三是政协网络议政权威性不强。网络议政还没有规范性的制度作保障,议政方式单调,议政质量不高,成果转化不够,网络言论良莠不齐。每一个公民在网上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因其自由性和任意性,使网络既是新闻的来源,也是谣言的起点,导致其缺乏权威性。互联网是一个“百家杂坛”,特别是国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加强思想渗透,潜移默化地灌输极端自由化、无政府主义观念。由于网络的聚众围观、信息泛滥等特点,部分社会成员因功利目的捏造“事实”,缺乏深入调研,提出的建议脱离实际,有时甄别难度较大。这就需要各级政协以科学的方法来加以引导和规范,要让理性、建设的声音成为互联网的主流,通过网络传递政协好声音。

(二)主观实践层面

一是开展网络议政动力不足。各地政协组织对网络议政、远程协商虽然做了一些有益尝试,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灵活多样的网络议政平台,缺乏切实有效的运行机制,缺乏监督有力的制度保障,缺乏稳定可靠的技术人才支撑。对现代议政载体的抢占不够及时、利用不够充分、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二是政协网络议政专业人才不够。目前,政协干部和政协委员还不适应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自媒体时代的要求,专业知识更新不快,网络技术技能欠缺,能够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的专业人才还比较稀缺。在县级政协委员队伍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委员不会收发微博、微信,亟须加强互联网和现代传媒知识培训。

三是协商议政目的性不强。目前,网络议政会议有的是调研活动的组成部分,有的是为就某一议题征求意见,尚处于“辅助”议政阶段,未能成为协商议政的重要方式,形成专项成果。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尚未成为一种独立的参政议政的形式,还只是居于配角地位,作为传统参政议政模式的一种补充。

四是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的流程不畅。受网络会议形式的限制, 在政协网络议政、远程协商过程中,委员们很难形成观点交锋,缺乏深入细致的讨论,多数情况下只是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就结束,缺乏应有的深度交流。这是因为网络议政过程中,缺乏对观点的整理、归纳和梳理,协商议政流程设计方面存在缺陷,无法起到网络协商议政原本应该具有的高质量、畅所欲言的效果。

三、增强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实效性的对策

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人民政协运用智慧,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不断完善。既要修炼自身,加强制度建设,也要积极创造网络议政的良好氛围,提升保障水平,总结好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取得的成果。

(一)加强思想认识,提高站位

在互联网时代,人民政协推进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必须解放思想、与日俱新,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大数据理念,主动抓住机遇,勇敢迎接挑战,切实增强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互联网开放、平等、民主、包容、个性化的特征,对政协履职特别是协商民主有关制度、机制、程序等进行重新审视,推进政协履职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积极搭建互联网履职平台,进一步拓展政协履职空间,积极推进委员履职的常态化便捷化;广大政协委员要有足够的敏锐性和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迅速行动起来,躬下身子学习互联网、张开双臂拥抱互联网,使政协工作和委员履职走出院墙,走向“云”时代[iv]

(二)加强组织引导,提升委员活力

要积极引导委员不断增强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鼓励、支持委员积极开展网络协商、远程议政工作。一是巩固现有工作阵地。坚持把履行政协三大职能与开展网络议政有机结合起来,把传统协商议政方式与网络议政相对接,通过办好政协网站、建立政协委员QQ群、设立社情民意电子信箱,鼓励委员设立网上委员工作室,向社会公布委员联系电话、QQ、博客、微博、微信等,引导委员倾听网民呼声、收集网民意见、回应网民关切、疏导网民情绪;二是抓好网络议政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党委政府新闻网站和移动信息传媒公司联合,建立政协网络议政模板,搭建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网络议政平台。通过建立主席信箱、政协论坛、协商在线、提案追踪、社情民意专递、手机微信、电话短信等网络模板,让政协走进群众,让群众走进政协;三是大力开展网络交流。与权威新媒体合作,拓展政协网站功能,不仅要具有信息发布、自我形成、经验交流功能,更要具有开放、互动、社交、答疑解惑等功能。积极探索建立网络直播、政协微博等协商议政新方式,以政协官方微博为平台,加强与网络媒体的合作,选择一些网民关心的常委会议、民主议政会主题,采取“云直播”“微直播”的形式,使网民能够参与政协会议和活动的讨论,围绕议题发表见解,提出意见建议,实现政协工作、政协委员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提升群众的议政协商的参与感。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升队伍素质水平

网络参政议政成效高低,取决于是否有一支政治过硬、责任心强、素质全面、善于议政的参政议政骨干队伍。要精心选择一批综合素质高、社会形象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热爱政协工作的政协工作者、政协委员和各界代表人士,打造知名微博,策划开展网络参政沙龙、竞赛活动,引导和激励各界代表人士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加强网络互动,贡献聪明才智,展示委员风采。要切实加强对公众网络意见的正确引导,调动网络意见人士关注发展稳定大业、自觉参与参政议政工作的积极性,要主动联系新媒体从业人员中的代表人士,做好新兴媒体出资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采编人员、经营人员工作,建立一支优秀的新媒体从业人员代表人士队伍,把他们培养成网络议政的义务宣传员和解说员,引导网民增强社会责任感,共同维护团结稳定大局。

(四)加强制度建设,提升规范水平

加强网络议政制度建设,实现网络议政的制度化、常态化和多元化。只有实现制度化,才能避免出现虚以应付的情况,实现参政议政的真正意图;只有实现常态化,才能体现参政议政的时效性,在第一时间反映重要的社情民意;只有实现多元化,才能全方位反映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当前,各级政协要尽快研究制定《政协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实施意见》《政协网络议政规程》《政协网站建设管理办法》《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网络议政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使网络议政有章可守、有制可循。

(五)加强条件保障,营造良好氛围

网络平台是人民政协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必备的基础设施。要抓好平台建设的前期研究、规划、设计、论证,完善平台建设方案,保证平台先进适用。要引入高水平的平台设计、建设机构。建立必要的工作机构,配备急需的工作人员和硬件保障。要配备维护管理所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将政协远程协商议政平台建设、运行、管理、维护和设备更新等相关费用及时足额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证。委员所在单位要为委员参加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履职活动提供便利条件。要深入研究如何运用互联网及时、广泛、深入宣传人民政协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推进情况、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创造的成功做法、先进经验,以有效地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为大力推进网络议政、远程协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编辑: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