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王亮,男,1973年10月出生,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现任市艺术学校副校长。江苏省舞蹈家协会常务理事、连云港市舞蹈家协会主席、连云港市第十二届政协常委,民进连云港市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省“333”重点人才,市“521”重点人才。曾获“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筹备工作优秀个人”、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市“文化建设先进个人”、市“我们身边的十大青春榜样”等称号。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坚持艺术方向,坚定艺术理想,坚守艺术阵地,为新时代港城文化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一己之力。”无论是在国家级舞台,还是地方文艺平台,作为连云港市文化艺术事业的领头人,王亮始终以奔跑者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谋求艺术上的创新与进步,探索人生舞台的极致之美。
三十年初心不改,醉心舞蹈事业
1973年,王亮出生在赣榆县海头镇海后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十二岁那年,他学会了跳“霹雳舞”。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是最火爆的大众舞蹈,给他带来新奇的感受。因为跳舞模仿能力强、悟性高,王亮在众多伙伴中脱颖而出,他的霹雳舞从村里乡间一直“飚”到赣榆县城,名气很响!1991年,凭借良好的成绩,王亮顺利考入市艺术学校舞蹈班。开始专业舞蹈学习后,他才知道真正的舞蹈并不是像以前想象的那样好玩,原来练功非常苦,“杠腰”时疼得眼泪在眼里直打转,一次技巧练习时发生意外,竟然摔成轻微脑震荡……每当沮丧痛苦到难以坚持时,他都会想到经济并不宽裕的家,想着终日劳作、辛苦为自己筹集学费的父母。他咬咬牙,告诫自己绝不能认输、更不能放弃,更加积极投身于舞蹈训练中。经过三年的学习和训练,王亮的专业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毕业后,王亮成为了连云港市歌舞团一名专业的舞蹈演员,他也对舞蹈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将其确定为今后事业上的努力目标。
1999年,王亮收获了自己在舞蹈事业上的第一块“金牌”。连云港市首台大型舞蹈诗《云港云》成功编排,在江苏省第三届音乐舞蹈节中一举夺得“表演”和“创作”两项金奖,包揽了创意、编排、舞美等多项大奖,王亮在剧中扮演“徐福”一角,凭借出色的表演,他也成为连云港市首位在省级专业比赛中获金奖的舞蹈演员。更为可贵的是,《云港云》的编排创作,让王亮有机会接触到国内最棒的舞蹈编导和演员。他们精湛完美的技艺让王亮的追求有了标杆。他重新树立人生目标,同时也确定了梦想的方向。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王亮开始尝试舞蹈编导工作。他抓住一切机会向院里请来的著名编导、导演虚心请教,凭借丰富的舞台经验积累,悟性佳、肯吃苦的王亮渐入佳境,他逐渐显露出编导的才能和天分,在江苏省第四届音乐舞蹈节及全国第五届舞蹈比赛中,他创作表演的节目屡次获奖,完成了由一名专业舞蹈演员到舞蹈编导的华丽蜕变。
立潮头勇谋转型,梦想扬帆起航
“14年的舞蹈生涯,我的情感都融入到舞台中,也使我对舞台的空间调度、画面掌控、色彩和音乐都极为敏感,为事业转型打下基础。”2005年,32岁的王亮正式从舞蹈演员转向编导、导演。此前作为舞蹈演员所获得的一系列奖项,也为他叩开了十运会开幕式导演组的大门。期间,他不仅有机会向国内顶尖的导演、编导学习,而且在节目构思、创作、排练中表现出能力和才华。
善于观察和学习是王亮的一大特点。每次外出学习,王亮都抓紧机会与国内最顶尖的导演学习,及时掌握当前最新文艺创作动向,关注国内外最顶尖的设备技术。十运会工作结束后,王亮来到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班进修,抓住一切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他的突出表现也引起了国内知名导演章东新的关注,将其作为重点对象培养,参与了文化部2007年春节电视晚会《你好春天》、第十一届国际田径锦标赛开幕式和北京市第十届运动会开幕式、《人文奥运、盛典西安》大型文艺演出、东盟十国峰会会议《金风送爽山水情》演出等众多国内大型晚会的编导演工作。
“跟国内顶尖团队合作,工作氛围和状态非常好,需要不断地创新,只要能想到的创意都有可能实现。”奥运会闭幕式结束后,包括导师章东新在内的很多人都劝王亮留在北京发展,然而,他对家乡有着太多牵挂,“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家乡人民给了我很多支持,是时候为他们做点贡献了。”
“艺术创作就是一个不断挤压自己,不断推翻自己的过程。”为了某个具体节目,王亮会想出十几种表现形式,最后还可能全部推翻,回到原点。整整一个月,他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晚上用泡沫板制作道具演示。在一次次的排练中,王亮和主创团队不断摸索、修改,一遍又一遍打磨每个节目,并对音响灯光、舞美服装等方面进行新尝试,比如首次在连云港市使用威压技术,把演员调到空中飞起来,造成视觉冲击力;服装是来自奥运会的一个服装设计师,服装的色彩、质地都与国际水平接轨。
“张继刚导演曾说过,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在创作节目时要考虑到,观众席的上千人是用他们生命中的五分钟来观赏这个节目,一定要对得起他们!”2008年8月底,王亮接下执导大型音舞诗画《大潮连云》的任务,有机会实践自己的创作理念。最终,《大潮连云》演出活动空前成功,连续演出20场。为了这台家乡的节目,他牺牲了许多,包括2009年文化部春节晚会副总导演的机会。
担使命砥砺前行,谱写文艺新篇
2010年11月,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在珠江江畔的主会场海心沙岛举行,由塔沟武校表演的核心节目之一《白云之帆》首次向全世界精彩亮相。180名孩子在80米高空,伴随着流动的背景,变换出不同的造型,并将跷跷板、笑脸、海鸥、雄鹰等唯美的画面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在视觉上给人以极强的冲击力。此刻,全世界见证了王亮带领的导演组以及演员们的成功。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向他发出邀请,却被他一一拒绝,“这个节目无法复制,这是在挑战人类的高空极限。”
“很幸运,也很恐惧。”这是王亮接手《白云之帆》时的真实感受。一年零三个月里,他和全体人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艰难、挣扎、劳累、痛苦,一次次创意又一次次推翻,无数次的反复与迷茫曾让导演组四个大男人在一次训练散场后抱头痛哭。
为了满足艺术效果,刚开始用一根威亚丝训练。“第一天排练,心一直提在嗓子眼。”王亮发现,第一组21个孩子参加完40米训练后,就有6个吐了。“这样子排不下去,一根威亚丝表演空间大,但安全性差,一旦断裂就危及孩子生命。”经过反复考虑,他第二天向总导演建议改为两根威亚丝,保障孩子的安全。这样一来,表演势必受到影响。为此,他利用空闲用小木棍在操场上画图,夜里也反复构思每个细微动作,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经过一个多月摸索,他和团队从600多张图中选出几十个动作组合,编排出一套独具匠心的双威亚动作。
“所有心思都在这个节目上,身边几个导演心脏早搏,接近崩溃边缘。”训练时,王亮和大家一起奋战在80米高台训练场,从早上5点一直忙碌到晚上7点,炎炎夏日,汗水湿透了衣衫,刺眼的阳光照得睁不开双眼,操作员们跑得地面上尘土飞扬,帆屏表演者汗流浃背……想起那段岁月,王亮说,“过程非常痛苦,但回过头看,却充满幸福和成就感,是值得一生珍藏的记忆。”
王亮坚持担双责、履双职,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编创的舞蹈多次参加省以上重大文艺比赛并获奖。他在《大潮连云》、“春满海州”第十届中国连云港之春大型文艺晚会、“向着太阳歌唱”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启动晚会、“旗帜颂”连云港市庆祝建党九十周年、首届东中西区域合作论坛暨西游记文化节文艺晚会等近百台大型晚会中担任策划与总导演,为推动连云港市文化事业的发展和连云港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巨大力量。获江苏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筹备工作优秀个人”、连云港市“文化建设先进个人”和“我们身边的十大青春榜样”等荣誉称号。
系民心履职尽责,展示委员风采
冲劲十足,却葆有沉稳淡定的秉性,这正是王亮的魅力。置身在人生舞台之上,沉浸在梦想之中,他感觉有使不完的劲,做不完的事,神思妙想的灵感,随时都会喷涌而出。艺术永无止境,回望走过的路,他深深体会到生活、艺术的博大精深,不求完美,但求突破,在突破中成就梦想,这正是王亮对他自身人生内涵和文艺事业的诠释。
作为一名文艺事业工作者,王亮坚定地守护着港城的文化艺术事业,诠释了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时代风采。当选政协委员以来,他积极围绕我市文化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建言献策,认真撰写提案。他重视文艺人才培养,关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撰写的《关于恢复连云港市剧目工作室,增强创作人才力量》的提案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有效落实。王亮说,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非常重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王亮长期和文艺打着交道,无论在哪个岗位,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干一行、爱一行,奋战在连云港市文艺事业第一线。作为一名民进会员,他积极响应民进市委号召,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参加送文化下乡、贫困小学献爱心等社会活动。2019年9月,民进市委以国庆70周年为主题,积极谋划筹备“我和我的祖国”文化庆祝活动。作为民进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王亮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全情投入到活动的编排、导演中,他从活动场地、演出节目的各个环节细致把关,力求活动达到最好效果。最终,活动获得了圆满成功。王亮表示:“参与民进活动,看到了化敏主委等民进前辈的奕奕风采,感受到了新时代民进会员积极进取的风貌,这对于我来说又是一种收获与感动。”
“作为一名民进会员、政协委员,今后我会更加关注连云港市各项事业发展,积极履职,参政议政,担当起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展现出自己的新作为、新面貌。同时追寻健康向上的时代主旋律,创作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反映家乡变化,助推全市文艺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他一直深爱着这份艺术事业,也愿以这份热情为推动连云港市的文艺事业再上新台阶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