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暖风微醺,书友们汇聚在新华书店漫书阁店会议室听资深书友大雄漫谈《阅读的方法》。
大雄本名蒯峥嵘,作为书友他几乎每场活动都如约而至,其观点独到鞭辟入里,常常赢得喝彩声。这次是大雄第三次作为主讲人分享阅读体验了。大雄开场就说,在以往的概念中,读书就像爬山,阅读者即是登山者,一本书读完的感觉就像爬到山顶俯瞰山谷,风景虽是秀丽无双,但是过程不免辛苦。因此常有书友捧着厚厚的书籍,显出畏难情绪。但是大家看完《阅读的方法》以后,一定会对阅读这件事有新的认知。因为作者罗振宇说,书籍世界其实不是什么庄严的藏宝圣山,更像是一处繁华的闹市。我们这些读书人在街上闲闲地走过,沿途的那些店铺的主人,也就是一本本书,其实都在挖空心思地吸引我们进去转转、逗留片刻、长久交谈。只要我们稍稍有一点好奇心,走进去了,商家就会想尽办法地让我们驻足且有收获,因为这是每一本书的责任。
罗振宇自己也说,书名其实叫“爱上阅读的方法”更为贴切,因为很多朋友和书友在问他怎么才能爱上阅读,回答得多了就萌生写一本书来给大家参考。本书通过四大部分24个章节,用知识策展的方式为所有读者呈现了他多年来阅读的体验与成果,诚恳践行了自己一直以来对待知识的理念。罗振宇在书中形象地把读书比喻成为结网,我们任何的阅读都可以是网中的节点,都可以往四面八方延伸。那就从自己最喜欢的地方结网好了,从自己最喜欢的书开始读起来,喜欢就读上那么一两段,不喜欢就放在旁边,去寻找自己更喜欢的书去读,也许绕行一圈之后你会爱上之前搁置在一边的书,那时候就是水到渠成。这才是打开阅读最好的方式。
大雄还具体分享了书中一些令他印象深刻的节点,通过问题的串联和思维的发散进一步打开了大家的思路,何为“推理”?何为“转念”?何为“选择”?何为“他顾”?……因为时间有限,大雄无法将书中的精华全部输出,但是书友们无不听得凝心聚神、酣畅淋漓。大雄谦虚地表示,今天的分享如果能让书友爱上阅读,那是因为罗振宇这本书本身精彩;如果没有爱上,则是因为自己水平有限,没有讲好。
书友交流互动环节中,书友承江涌认为,这本书信息量庞大,内容看上去比较杂,但是传递了一个核心观点,那就是读书能让我们变得更好,能够帮助我们的人生达到上限的境界。自己平日里的阅读习惯也与作者的许多观点不谋而合,那就是冲浪式阅读,重视阅读的整体而非部分,实践证明遇到晦涩难懂的章节直接跳过去完全不影响全书的阅读体验。会员侯晓佳感叹,读书越多,人的认知力和感悟力就越强,曾经看过的书、获得的知识、经历的一切,都已经与我们融为一体,《阅读的方法》亦是作者将自己曾读过的160多本书穿针引线呈现于读者面前的诚意之作。书友罗明立是罗振宇和得到APP的忠实粉丝,他十分认可罗振宇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和方法论,对凝结着人生经验的《阅读的方法》更是极为推荐,他说让读者喜爱这本书并不是作者的意图,让读者持续觉察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和对自我心性的增进继而爱上阅读受益才是作者的终极目的。书友尹红敏表示,我们应该像书籍封面上写的那样“做一点小努力,对自己很满意”,每天精进一点点,长此以往就会得到一个很不一样的自己。另外书中提到的“结网”让她感觉很新颖,“线头”无限,象征着对知识的渴求也是无限的。书里提到的“10+10+10”思维模型,让其印象深刻。就是当我们要做一个决定时,我们需要想象另外三个自己:10分钟之后的自己、10个月后的自己和10年后的自己会做出什么决定,这样做可以让人规避一些错误的选择和决定。
阅读的意义如同书中所言:我们之所以阅读,是为了遇到一个更好的、心智更健全、认知更完善的自己。
爱上阅读的意义亦如书中所言:一个人耗费一生的精力,穿梭于不同领域,变换着各种角度,为我们打磨出一枚概念钻石。而我们可以一次性拿走,何其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