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南京体育学院支部的璀璨星光
2023-06-30 17:10:00
来源:
【字号:  】【打印【纠错】
 一、袁紫娟——爱心无限、大爱无疆

袁紫娟,南京体育学院体操学院教练,省政协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民进南体支部主委多年来,她为民进南体支部的工作和发展一直默默耕耘。在她的带领下,民进南体支部每年都被省直评先进集体2012年被民进中央评为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集体称号。2017年被民进中央评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先进集体称号。

袁主委在南京体院的工作是培养竞技体操的后备人才。由于体操项目本身的原因,三线队的队员年龄都非常小,大概都是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这个年龄段。这些孩子,本该是躺在父母怀里撒娇享乐的年龄,却要远离父母,从事残酷的竞技体育。袁主委对这些小队员们视如己出、关怀备至、呵护有加,让这些孩子在南京体院也能感受到如母亲般的关爱。

不仅如此,袁主委还将她的爱心扩散到全国各地。2014年至今,袁主委已经资助10贫困地区孩子上学,并且是一对一的帮助。每年袁主委都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探望那些被资助的孩子们。到学校了解他们的学习环境,与他们共进午餐,还去孩子们的家里拜访,体验她们的家庭生活。受访孩子的家庭也是感激涕零,热情款待。

为了将自己的爱心继续延续和传承下去,袁主委还以女儿的名义资助青海、云南、湖南、江苏、陕西延安等地的贫困孩子,带女儿跟随江苏省儿基会江苏音乐台一同去湖南-怀化探访贫困家庭,给那些贫困孩子送温暖。

袁主委就是这样将自己无私的爱奉献在工作中,奉献在社会上,不计成本的去帮助人民群众,为群众做实事。

二、丛燕君——平凡的岗位做不平凡的事

丛燕君老师现任南京体院武术与艺术学院表演主任多年来一直从事体操类教学与训练工作曾获“全国健美操国家级指导员”健美操、健身秧歌及排舞等项目国家级裁判、教练员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体育先进工作者

精心组织、认真参与全国第九套广播操的创编工作 

    2007-08年,受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参加了《全国第三套中小学生广播操》创编工作,并担任中学《放飞理想》广播操创编组组长;2010-11年,受国家体育总局的指派,参加了《全国第九套广播操》的创编工作,并担任创编组副组长。期间,丛老师多次放弃周末和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往返于北京南京,常是南京刚一下课就赶往火车站、飞机场,北京刚一散会赶回南京体院上课。在北京创编期间,常常是挑灯夜战,不少创编思路多篇文字、多张图纸出自宾馆房间关键的实验阶段,力求编创的广播操能够尽善尽美丛老师亲自深入多所中学,以最严格的标准最快的速度,反复实验,不辱使命。

有计划、有步骤地认真完成好省体育局布置的骨干培训等中心工作

  每次省体育局布置的各项中心任务,丛老师总是高度重视,不折不扣的认真完成。近几年来,省体育局每年都委托丛老师做好《健身秧歌》、《健美操》的骨干培训工作,为了做好该培训工作,丛老师首先做好调研,充分了解培训的人数、培训对象的年龄结构、体育结构、素质结构等等,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其次,在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培训计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认真开展好《健身秧歌》、《健美操》等各项培训工作培训期间,丛老师充分利用课余与周末休息时间,认真负责,亲力亲为,高质量、高要求、耐心细致的教导好每一个动作。目前,已经为各地培训了《健身秧歌》、《健美操》骨干400多人,省体育局领导来检查与观摩时给予高度评价。

义务为社区、院校社团开展群众体育服务

丛老师致力于义务为社区和大专院校和各类社会团体中开展好、普及好《健身秧歌》、《健美操》等群众性体育运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与成效。为南京大学退休教师协会辅导《健身秧歌》、为镇江大学生村官辅导《健身腰鼓》、为江阴社区辅导《健美操》、为本省及全国的退役运动员作职业技能培训从理论到技术上各个层面的辅导,丰富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形式,提高锻炼效果,更宣传和提升了《健身秧歌》、《健身腰鼓》等民族体育健身项目的健身作用及影响力,受到社区与相关社团的多次好评。

四、张健驰——一堂特殊的教学课

20081月北京国家体育馆,今天是好运北京奥运蹦床系列赛的决赛,在观众看台上我看见了自己的学生陆春龙,他微笑着亲热的和我打招呼,然后坐在了我的身边,但我能清楚的感觉出他的笑容中透露着一丝苦涩。

陆春龙19983月从技巧队转到了蹦床队跟随我训练,那时候他只有九岁,在20051月离开我的身边进入国家队时他已经连续四年获得了全国青少年比赛个人冠军,连续夺得两届世界年龄组比赛个人冠军, 200510月的第十届全运会上又夺得了男子蹦床个人冠军,2007年取得了世界冠军,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北京举行他也将参加奥运夺取奖牌作为了自己的目标。然而在不久前的世界锦标赛中陆春龙发挥失常在预赛只名列第四,参加奥运会的两张入场券被另外二名中国选手董栋和叶帅夺了回来,这就预示着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机会十分渺茫了,今天好运北京系列赛上陆春龙因为预赛的失误只能坐在看台上观看队友叶帅和董栋的比赛,这对于一直在全力备战奥运会的选手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打击啊!

从他进入国家队之后我们也许久没有在一起聊天看比赛了,看着他略带苦涩的表情我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安慰他,考虑了许久我对他说:“你知道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候我们全国有多少名党员吗?他略作思考回答道:好像是50多人吧!在那个时候大家会认为这50多名党员能够拯救我们的国家吗”“应该许多人都持有怀疑的态度吧,但这50多名党员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克服了种种困难,仅20多年之后便带领全国民成立了新中国。”“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哪怕有一丝一毫的希望,我们也应该付出100分的努力,你从五岁开始练体操、技巧,最后才转到蹦床遇到的困难少吗?我们克服了那么多的困难才到了今天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也别放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你要拿出一个男子汉应有的担当我相信你你也要相信自己。”“嗯,谢谢张老师,我明白了龙龙看向场内正在比赛的队友们目光坚定。

2008年陆春龙发挥稳定,连续取得世界杯蹦床赛波兰站、日本站、瑞士站和西班牙站四站冠军,同时获得了全国蹦床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冠军,最终凭借综合得分成功逆袭,获得了北京奥运会的门票

2008819在北京陆春龙取得了中国蹦床队的第一枚奥运会男子网上个人金牌。

五、范凯斌——我的科研之路:边缘与中心

15年前,经过三次考试,我终于被录取为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来到北体学习,心里自然充满阳光,志在做出一番成绩。每天劳逸结合,不亦乐乎!第二年进行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我的题目是《我国高水平射箭员体能训练研究》!此前,我并未射过一支箭,甚至没在50米的范围内见过射箭!承担这个项目,对我来说是有巨大的挑战!可是,这是国家科技部重大课题的内容之一,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我的内心充满了喜和忧。

射箭并非重点项目,亦非热点项目。可以认为射箭项目几乎是边缘化的项目!对射箭项目的体能训练进行系统研究,无法取得惊天地泣鬼神的研究成果。同时,国际上相关资料匮乏,研究难度极大!

人生的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在困难面前,犹豫不决,踟躅不前,将一事无成!将时间和精力在犹豫和彷徨中流逝,煞是可惜!

于是,我开始在困境中苦苦探索,解析射箭项目特征和制胜规律,构建射箭项目体能测试指标体系。其他同学只要在图书馆和实验室就可以获得标准答案,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博士学位论文。体能训练的研究不同,我们要到运动队中去,体验和帮助射箭运动员训练。为此,我到国家射箭队,河南省射箭队,跟队调研,体能测试,参与国内外重大射箭赛事,结识了众多国家队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以及科研人员,收获良多——从理论到实践!

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和摸索,我在博士期间在国内高水平期刊发表了射箭方面研究论文3篇。博士毕业后,陆续又发表了一些论文和出版了射箭体能训练的专著一部。

生活并非事事如意,科研同样如此!每个人不可能凭借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进行科研活动。倘若将青春在彷徨中流逝,我们将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科研如此,人生如此!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如此!唯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定会有收获,人生将更丰富,更美!

(民进南体支部供稿)

作者:  编辑:省直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