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下午,本期的镇江民进悦读会在春寒料峭中温暖开场。多次为书友们开讲的大雄老师,今天带领大家聚焦于路遥的经典之作《人生》,一起探讨书中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世界。
本名蒯峥嵘的大雄老师说,关于“人生”,我认为有两种人最热衷于谈论,一种是刚毕业时朝气蓬勃踌躇满志的青年,一种是垂垂老矣业已迟暮的老者,书中主人公高加林是高中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由于书中所处的时代距离现在有一定距离,因此高加林的“人生”故事,可能会让在座有一定阅历的书友更易生出共鸣。该书发表于1982年,主要讲述的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陕北农村,高加林作为一个有才华、有抱负的农村青年,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走出农村,追求更广阔的世界和更精彩的人生。然而,当时的现实却给他设置了重重障碍。当他好不容易通过关系进入县城工作后,他的才华加上个人的努力换来了事业上的不断进取。这时老天爷给他出了一道选择题,是继续与美丽善良的、曾经在他失意苦闷时抚慰过他心灵的农村姑娘刘巧珍在一起,还是选择和县城高干子弟、在县广播站工作的高中同学黄亚萍在一起?最终,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他经过内心的反复挣扎,决定抛弃纯真善良的巧珍,选择与黄亚萍在一起。但是造化弄人,这份选择换来了对他走后门才获得县城工作的举报,使得他失去城里的工作再次回到农村。他的选择不仅没有换来幸福与成功,反而让他失去了最珍贵的爱情。大雄老师用扉页上的一句话总结了《人生》的主旨: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书中人物所处的时代,正是充满生气和机遇的城市生活对于身处封闭而又贫困的农村知识青年构成双重刺激的时代,无论是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在城市化浪潮汹涌而来的种种冲击中,农村知识青年该如何做出选择,路遥通过本书进行了文学化的阐述。人的思想是复杂的、多变的,绝对不能像儿童那样简单地把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分为“好人”和“坏人”。路遥的思考在《人生》的主人公高加林身上就有很明显的体现。高加林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人物,他心性极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现实与理想总是相差极远,正是这种反差构成了他复杂的性格特征。他的身上有农村青年勤劳朴实的传统美德,也有读书人那种不断向命运挑战、自信坚毅的品质。从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弱点与局限,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选择至关重要,一旦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可能会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能影响一生。
本期分享会,大雄老师将更多时间留给书友展开讨论。现场书友年龄跨度很大,每个人对“人生”都有着不同的感受和体会,因此大雄老师客串主持人,让不同年代的书友谈谈各自的“人生”,以期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书友们从40后代表开始发言,直到00后代表收官。青年书友从自身成长经历出发,他们并不避讳自己是衣食无忧的一代人,通过阅读他们看到了时代的大山难以逾越的无奈,也看到了无论何种情况下青年人都展现了对未来的不懈追求,如今的他们比起经济基础更为重视精神生活,“选择”正是青年人目前正在经历却尚未揭晓答案的课题。中年书友结合生活阅历,感慨于刘巧珍的善良与坚韧,她具现化了很多生活中平凡而伟大的形象,面对变故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脚踏实地积极生活,在复杂现实中坚守本心。老年书友则语重心长地嘱咐大家无论生活给予我们怎样的境遇,都要勇敢地面对,只要积极地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与价值,努力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就一定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酣畅淋漓的讨论随着书友们的意犹未尽在不舍中结束,悦读会会长罗倩总结道:书友们的人生智慧为本期悦读分享拓宽了书籍本身的边际,大家都收获颇丰;人生的难点在于“选择”,每当我们站在选择的岔路口,不要过于纠结最终该选那条路去走,不妨停下脚步想想自己的心之所至,再去选择一条能够坚定的取悦自己的道路。作为现代人,不必活在集体意识之中,人生没有定式,祝愿大家都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