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新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3月14日下午,由民进镇江市技工综合支部3位江苏省镇江技师学院教师会员——李佳琳、陶彩栋、郭悦组成的核心研究团队,赴江苏世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人工智能在镇江市新能源公共设施布局优化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的首次实地调研。世动新能源常务副总经理魏波率公司技术骨干参与接待,双方围绕AI算法优化新能源设施布局的可行性展开深入探讨。魏波介绍了世动新能源在镇江市充电站、光伏储能等公共设施领域的建设成果,并指出当前布局存在“资源利用率不均衡”“动态需求响应滞后”等痛点。她认为,新能源设施的高效布局需要打破传统规划模式,人工智能的预测和决策能力将成为破局关键;她建议,未来可通过AI模拟城市能源需求与供给的动态关系,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李佳琳老师代表课题组阐述了研究目标:“结合镇江人口分布、交通流量、能源消耗等数据,构建多维度AI分析模型,探索公共设施布局的最优解。”陶彩栋老师补充道,技工综合支部课题组已初步开发基于机器学习的选址算法,需结合实际场景数据进行验证;郭悦老师则从能源调度角度提出,通过边缘计算实时优化设备运行参数,可进一步提升设施服务效率。企业技术团队对此表示高度兴趣,双方就数据采集范围、模型迭代方式展开技术磋商。
调研组还参观了世动新能源的智能充电示范站。世动新能源演示了现有系统的负荷监控功能:“单站日均充电峰谷波动超过40%,若能引入AI预测车流和用电需求,可提前调整电力分配策略。”郭悦老师现场提议,将天气、节假日等变量纳入算法训练,以增强模型的场景适应性。
此外,企业展示的“错峰充电激励系统”引发课题组关注。陶彩栋老师指出:“通过AI动态定价引导用户行为,既能缓解电网压力,又能提高设施利用率,这与我们的研究方向高度契合。”李佳琳老师进一步建议,未来可联合搭建仿真平台,模拟不同政策和技术方案对布局优化的影响。
此次调研明确了双方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向:世动新能源将提供部分区域的充电桩运营数据及设施参数,工综合支部课题组则依托算法开发能力,优先针对丹徒区、京口区等核心区域开展建模分析。魏波表示:“高校的理论创新与企业的场景经验结合,能为镇江市新能源基建注入‘智慧动能’。”
课题组计划在两个月内完成首轮数据分析报告,并与企业联合举办技术研讨会,探讨AI模型落地应用的实施路径。此次调研为后续产学研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将助力镇江市打造“双碳”目标下的智慧能源示范城市。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渗透能源领域,此次技工综合支部课题组与世动新能源的跨界对话,不仅为公共设施布局优化提供了新思路,更彰显了校企协同破解产业难题的实践价值。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探索AI驱动绿色发展的“镇江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