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民进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下,民进淮安市委会2024年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成绩突出,全年共报送社情民意信息442篇,全国政协采用2篇,民进中央采用24篇,省政协采用21篇,省委统战部采用3篇,民进省委会采用126篇,取得7年来最好成绩,涌现出一批履职热情高、参政意识强、议政水平高的信息骨干。为发挥榜样示范引领激励作用,特推出“信息之星”专栏。
袁米(淮安市清江浦区政协委员,民进淮安经开区机关支部副主委,淮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清江浦分局四级主任科员)
2024年全年共报送信息63篇,其中《推动苔原地区确权登记,添筑自然资源保护防线》《胎儿继承不动产登记“空白”困境亟待重视》《以多渠道提升消纳能力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12篇信息被民进中央采用,另有1篇被全国政协采用,12篇被省政协采用,2篇被省委统战部采用,49篇被民进省委会采用。
感言:
社情民意信息写作其实很简单,一篇接着一篇写就行了。就像跑步一样,不要在起点处就焦虑终点有多么遥远,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迈出去,跑好每一步,当再回首时,或许已经跑了很远。
张春云(淮安市清江浦区政协委员,民进清江浦区三支部主委,清江浦区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审判委员会委员)
2024年全年共报送信息42篇,其中《“土地换社保”名额分配机制存在三方面问题易引发涉稳风险》等2篇信息被民进中央采用,另有4篇被省政协采用,18篇被民进省委会采用。
感言:
社情民意信息不仅是反映问题的“传声筒”,更是推动问题解决的“加速器”。撰写社情民意信息,我们要带着问题,从群众关切入手,从政策执行入手,敏锐观察、踏实调研,以“小切口”服务“大治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跃升,每一篇信息我们都要带着责任,倾听民声,跨域协作,坚守“立会为公、参政为民”的初心。
数字无言,却诠释担当;信息虽小,却直抵民心。展望未来,我将继续以信息工作为纽带,在社情民意信息上深耕不辍,架起群众与政策之间的桥梁,让民意的“星火”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璀璨光芒。
徐培华(淮安市淮阴区政协常委,民进淮阴区一支部主委,江苏省淮阴中等专业学校教师)
2024年全年共报送信息13篇,其中《建议放射性药品不执行零差价政策》等3篇信息被民进中央采用,另有1篇被省委统战部采用,8篇被民进省委会采用。
感言:
做好信息撰写工作,必须坚持做到“五勤”,即勤于观察、勤于交流、勤于倾听、勤于动脑、勤于练笔。
严士光(民进会员,淮安八十二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2024年全年共报送信息7篇,其中《急救药品“西地兰”价格暴涨亟待解决》被全国政协和民进中央采用。
感言:
信息要选群众最需要的,政府最关心的,自己最熟悉的。
戎明杰(民进淮安市直属二总支委员,江苏典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2024年全年共报送信息3篇,其中《关注航空职业女性着装消除职业健康和安全风险建议》被民进中央采用,另有2篇被民进省委会采用。
感言:
身为民进会员和法律工作者,参与社情民意信息撰写既是责任,亦是荣光。法律人的严谨与参政党的使命在此交汇,让我深刻体会到:法治视角下的民意洞察,是架起群众诉求与政策落地的桥梁。每一次调研走访、案例剖析,都让我更真切地触摸社会脉搏。从基层纠纷到行业痛点,从法律盲区到制度优化,始终以“专业为基、民生为本”为准则,将法律实践中的真问题转化为有温度的建言。社情民意信息的价值,在于“小切口”中见“大民生”。作为律师,习惯以证据思维梳理问题,以风险意识预判矛盾,更以建设性态度寻求解法。信息的撰写多是从个案、从微观事件入手,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却应立足宏观,有全局视野,理性而中立。感恩民进组织的培养,让我在履职中拓宽视野;亦深感使命在肩,未来将继续以“法律人”的视角与“民进人”的担当,倾听民声、汇聚民智,为法治进步与社会和谐贡献绵薄之力。
郑娟(淮安市人大代表,民进洪泽区支部主委,洪泽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
2024年全年共报送信息3篇,其中《关于在洪泽湖实质性开展生态捕捞修复和放大生态价值的建议》被民进中央采用,另有1篇被民进省委会采用。
感言:
作为一名基层支部负责人,始终将反映社情民意作为履职的关键点。回顾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有三点体会:一是扎根生活,善听民声挖线索。社情民意信息源于对现实的敏锐观察。我坚持从工作与生活中捕捉问题,主动与群众、不同行业人员交流,在工作中听到对洪泽湖开展生态捕捞的呼声,在调研中发现阵地建设“重建轻管”的症结。这些鲜活的一线声音,成为信息选题的源头活水。二是厚植调研根基,夯实建言底气。高质量的建言离不开扎实的调研支撑。在洪泽湖生态修复建议形成过程中,我整合汇总农业农村部门数据、相关专家建议以及一些湖泊治理案例,反复论证捕捞规模与生态修复的平衡点,确保建议兼具科学性与可行性。三是凝聚集体智慧,激发履职活力。通过定期组织支部会员开展“信息沙龙”、信息座谈,搭建交流平台,鼓励会员结合各自工作专业领域分享见闻、碰撞观点,一些好的分享经集体讨论后转化为具体建议。这种“众人拾柴”的模式,既拓宽了信息渠道,也提升了团队履职能力。下一步,我将继续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根本,以“问题导向、实效为先”为原则,发挥民主党派成员的专业优势和桥梁作用,在调查研究中察实情,在精准建言中谋良策,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史晨靖(民进会员,洪泽区工信局经济运行与产业发展科科长)
撰写的信息《小学课间十分钟静悄悄现象亟待关注》被民进中央采用。
感言:
作为一名民进会员,看到自己撰写的社情民意信息被民进中央采用,内心既感振奋更觉责任重大。这次经历让我深切体会到,参政议政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扎根现实、脚沾泥土的真功夫。从社区走访时倾听孤寡老人的养老诉求,到调研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从深夜查阅政策文件梳理数据,到字斟句酌打磨建言建议的每个细节,我始终牢记民主党派成员"为执政党助力、为国家尽责、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这份社情民意信息的采用,既是对基层声音的郑重回应,更让我认识到民主党派在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独特价值。当我们用专业视角把群众"急难愁盼"转化为精准建言,用责任担当架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那些承载着民生温度的社情民意,就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涓滴力量。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将继续以"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民进传统自勉,在履职中践行"四新""三好"要求。期待与更多会员同志携手,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智慧凝聚共识,让每一篇社情民意信息都成为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的生动注脚。
王伟(民进会员,盱眙县人民医院影像科副主任)
撰写的《建议统一将RA纳入城乡居民特病(慢性病)门诊保障目录》被民进中央和省政协采用。
感言: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影像科医生,每天目之所及的是各种影像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梳理判断来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断。然而,精准的诊断只是守护健康迈出的第一步,医疗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才是患者战胜疾病的坚强后盾。日常工作中,我经常接触到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他们饱受病痛折磨,却因RA未能纳入城乡居民特病门诊保障目录而面临沉重的家庭经济负担。这让我深刻的意识到,作为一名民进会员,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更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为改善民生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我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临床工作经验,深入调研,撰写了《建议统一将 RA 纳入城乡居民特病(慢性病)门诊保障目录》。这篇信息最终被民进中央和省政协采用,使建议离最终落实更近一步。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信息工作不仅是反映民意的“传声筒”,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我们要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关注社会热点,倾听群众心声,将基层的声音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党和政府作出决策提供参考。未来,我将继续立足本职工作,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潘晓娜(民进会员,淮阴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办事员)
2024年全年共报送信息3篇,其中《宠物殡葬行业亟待规范化》被省委统战部采用,另有1篇被民进省委会采用。
感言:
作为民进淮阴区基层委员会会员,撰写社情民意信息是我履职的重要抓手,也是传递群众心声、服务科学决策的桥梁。近两年的信息撰写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信息既需敏锐捕捉民生痛点,更需立足实际、深挖根源,以“小切口”反映“大民生”。首先选题要聚焦问题导向,找准“小切口”。我始终从本职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聚焦身边的“关键小事”,从细微处透视共性问题。例如目前宠物行业快速发展,而宠物的“身后事”也成为了不少宠物主人的“刚需”,但宠物殡葬行业缺少相应法律法规,监管不到位,引发了诸多问题,于是选定“宠物殡葬行业亟待规范化”作为选题,这篇信息最终被省委统战部采用。其次建议要注重转化落地,做到“接地气”。建议的关键在于可操作性,需立足实际、分步推进。还要注重与政策衔接,充分考虑政策的可执行性,避免出现与现行政策相悖或难以实施的意见,便于政府部门采纳和落实。今后,我将继续在实践中锤炼建言献策的能力,践行民主党派成员的使命担当。
陶明(民进会员,淮安区人民法院员额法官)
2025年撰写的信息《二手交易网络平台沦为违规物品隐匿销售渠道存在多重法律风险》《大运河保护及传承、利用中存在薄弱环节亟需综合治理 》等被民进中央采用。
感言:
法槌落下时是法官,笔墨挥洒时是桥梁。自2024年加入民进大家庭以来,我以双重身份穿行于司法实践与民意心声之间,在庄严的审判席前倾听法理,在烟火街巷中触摸世情。如何平衡两种角色?审判台上的缜密逻辑教会我抽丝剥茧,民进会员的使命催动我溯源究本。在日常工作中,俯下身子多耐心倾听老百姓的心声,多看、多想、多写,方能更好完成社情民意撰写工作。法治不是孤岛,法官亦需泅渡人间。愿以赤子之心续写这份“双向奔赴”——既做定分止争的守夜人,更当法治文明的摆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