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由镇江市政协办公室、民进镇江市文化支部主办,润州区政协学习和文史委、润州区文化馆协办,市政协文史馆、元同斋蔡伟古琴工作室承办的“古琴&昆曲艺术的历史传承与当代赏析公益课”在镇江市政协文史馆精彩开讲。
本次讲座邀请了民进会员、江苏省“三带”人才、省级非遗古琴斫制技艺项目市级传承人、镇江市高级文化指导师蔡伟,扬州市青年昆曲协会会长、扬州昆曲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乡土“三带”人才新秀陆广飞两位老师主讲。
蔡伟以一曲“渔樵问答”拉开了活动的序幕。悠扬的古琴声使观众们沉醉在山林水溪之间,仿佛聆听到了古人偶遇时短暂的交流和对答。蔡伟的夫人、与他同为古琴广陵派第十二代传人鹤羽主持了活动并为大家做了专业的讲解。
蔡伟自嘲,开场的古琴一曲“渔樵问答”实乃抛砖引玉。他讲解完后,昆曲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陆广飞登场开讲。
昆曲起源于元末明初的江苏昆山地区,最初为南曲支脉,原名“昆山腔”,有“百戏之祖”之称。陆广飞通过昆曲艺术简介、历史沿革、表演特征、浅析工尺谱、代表曲目及赏析等六个部分为爱好者们讲解了昆曲独有的历史价值和艺术特色。陆老师的搭挡吴心悦老师在其讲解的过程中,也为现场的爱好者们带来了昆曲的经典曲段,使大家身临其境。最后,在互动环节中,两位老师引领着爱好者们尝试着按照昆曲“工尺谱”进行唱腔模仿,现场顿时一片朗朗昆曲腔。
本次报名参加讲座的观众来自于我市社会各界,他们都是昆曲和古琴的爱好者。本次活动,旨在为我市文化艺术爱好者们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促进传统艺术在当代的传播与创新。老师们的精心讲演受到了爱好者们的热烈欢迎,活动流程丰富多彩,现场气氛活跃,台上台下互动热烈。大家纷纷表示被古琴及昆曲的魅力所折服,为老师们坚持不懈地从事“非遗”传承工作的精神所感动。
(供稿:陈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