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作奉献,松柏恒长青
——记民进南师大基层委员会副主委陆建隆教授
王桂平
时光荏苒,与新中国同岁的民进已经悠悠走过将近八十载。八十年的历史里,南师大民进基层委员会稳步发展成为江苏民进的一块牢固基石。这块灵石历经风雨,见证了无数民进会员的来去,也记录着他们的踪迹。让“灵石”成“美玉”,久久传颂,是民进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民主党派在南师”项目组的使命。在金桂飘香的九月,民进南京师范大学基层委员会王桂平和李晓慧两位老师对南师大基层委员会的常青树副主委陆建隆老师进行了专门采访。
陆建隆,江苏武进人,生于1962年冬月。理学硕士,民进会员,师承物理之道,耕耘杏坛近四十载。陆老师先执教于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1年转至教师教育学院,任南师大教授、学科物理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点负责人,兼任南师大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陆老师还担任民进南京师大基层委员会副主委、栖霞区政协委员、常委等社会职务,深谙教育之道,为高等物理和基础物理教育研究贡献良多。
自1986年踏上教坛以来,陆建隆始终秉持“正德厚生”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基础物理专业教师,推动基础物理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他几十年如一日,站在教学第一线,主讲本科、研究生课程近20门,指导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物理教育硕士研究生近200名,用知识的光芒照亮了学生的成长之路。在教学过程中,他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尝试实行研究性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科研领域,陆建隆同样成果丰硕。他主持和参与各类课题20余项,在公开刊物发表论文170余篇,主编和参编大学、中学教材等20余部。他在研究性教学、物理课标教材等教学资源建设、物理中高考命题与评价研究以及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陆教授之学术风范、教育情怀,为我校师生所敬仰,堪称学界楷模。我们期待通过此次采访,深入了解陆建隆在民进组织中的贡献与心得,感受他深厚的学术底蕴与高尚的教育情怀。
耕耘民进组织成长土壤,开拓民进未来发展新境
陆建隆无疑是民进组织发展的辛勤耕耘者。他扎根于民进组织这片广袤的 “土地”,以扎实的工作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深入参与到组织的日常事务、各项活动以及发展规划之中,用心培育着民进组织的成长土壤。
陆建隆与民进组织的缘分起始于一次偶然。当时,因居住学生宿舍共用厨房的契机,他结识了时任民进副主委的沈义贞老师,并于2004年受邀加入民进。自此,他开启了在民进组织的发展之路,从一名普通会员逐步成长,先后担任支委、副主委等职务,至今在现任主委领导下仍担任副主委一职。在这近二十年(截至2024年)的时间里,他对民进组织的感情日益深厚,将组织的事业视为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全身心投入其中。
陆建隆更是民进组织发展的勇敢开拓者。他积极投身于民进组织的各类活动,借此结识了众多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老师,有效促进了组织内部的交流与协作,为组织团结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此外,他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推动民进组织在教育事业领域的发展。作为民进教育主界别的一员,他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任。在他的引领下,民进组织积极参与基础教育改革相关工作,为提升教育质量贡献了诸多智慧与力量。同时,他大力发展新会员,为组织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陆老师在物科院工作时,成功发展了叶永红、王巍老师等加入民进。2011年转至教师教育工作,专心学科物理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同时主动向其他八个学科教学老师、教师教育老师学习,在和他们接触中,发现了发展会员的契机,2014-2015两年内成功发展了汤振刚、王加强、许立新和邱莉老师为民进会员,如今他们在人才培养和民进参政议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时任教师院党委书记的张杰老师说,陆老师发展民进会员成绩显著,我也成了大力支持统战工作的典型代表。再如,陆老师一次和教育科学学院吴亮奎老师因参加同一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在动车上邂逅,通过了解成功发展他为民进会员。
在南师大民进基层委员会中,陆建隆以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担当起了民进组织对外合作共建的引领者角色,在推动南师大民进与栖霞区民进总支、民进扬州市委员会等地方组织的合作共建方面做出了贡献。
回顾陆建隆与栖霞民进合作共建的历程,其合作源于南师大民进强大的专业力量与栖霞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的有机结合。当时,栖霞区基础教育相对薄弱,急需外部支持与指导,而南师大民进拥有丰富的基础教育资源和专家团队,具备提供支持的能力。在此背景下,陆建隆积极响应,与栖霞民进携手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
陆建隆主导了关于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的困惑和路径的研讨会。该研讨会针对栖霞区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邀请了南师大教师教育学院、教科院等多个学院的专家进行深入研讨。专家们通过实地调研诊断出栖霞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为栖霞区基础教育提供了宝贵指导,同时也为南师大民进与栖霞民进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陆建隆组织了学科教学对接的指导活动。他充分利用南师大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专家团队优势,组织了一系列针对高考和学科教学的研讨会和讲座。这些活动邀请了南师大各学科教学的顶尖专家,为栖霞区的教师们提供了面对面的指导和帮助,对他们的教学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同时,除了教育领域的合作外,陆建隆还推动了南师大民进与栖霞民进在文化、健康等领域的合作。他利用栖霞区主办的金陵礼佛文化月活动,组织南师大民进会员去感受栖霞的文化魅力;邀请栖霞区的教师们一起参加南师大民进举办的一年一度的“人生与健康”系列讲座。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师们的精神生活,也增强了校地民进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陆建隆并未满足于与栖霞民进的合作成果,他进一步拓展了南师大民进的对外合作范围,与民进扬州市委会等地方组织也开展了紧密合作。他多次组织南师大民进会员前往扬州等地进行学科教学指导活动,并邀请扬州民进会员来南师大进行交流学习,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南师大民进与各地民进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陆建隆不仅在民进组织发展上贡献突出,其高尚的品德与深厚的学识更是赢得了广大会员的尊敬与爱戴。他秉持虚心学习、不断进取的态度,积极向他人取经求教。在毅民主委担任专职副主委期间,他主动向毅民主委学习,寻求意见建议,以此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与组织协调能力。同时,他还格外关注新会员的成长与发展,积极为他们提供指导与帮助,充分展现了民进会员应有的风范与形象。
钻研高考改革难题,指引人才选拔更优路径
在江苏乃至全国的教育改革浪潮中,陆建隆作为长期致力于高考改革研究的专家,以其扎实的学术造诣和积极参政议政的行动,为高考改革的推进贡献了重要力量。
陆建隆深知高考作为人才选拔的重要制度,其改革对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以及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故而始终将高考改革作为参政议政的重要议题,积极建言献策,全力推动中高考改革的顺利开展。
在高考改革进程中,陆建隆参与了诸多重要会议与调研活动。其中,2014年围绕高考问题和基础教育问题开展的参政议政活动尤为值得关注。当时,国务院刚发布关于招生制度改革的文件,陆建隆作为高考物理江苏卷命题组组长(当时身份保密),深感责任重大。同年12月3日,他精心组织了主题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给江苏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参政议政日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张晓涛先生,我校时任民盟主委、地科院院长的国家级教学名师汤国安教授,时任文学院院长、江苏省语文高考阅卷组组长骆冬青教授,高考政治学科命题组长谢树平教授和生物学科命题专家解凯彬教授等众多人士。在围绕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基础教育中的师生负担问题以及高考公平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中,当时大家都非常紧张,因为我们知道,这个问题关系到无数家庭的未来。”陆教授回忆道。他与在会的每一位专家学者、教育官员进行深入讨论时,都感到沉甸甸甸的责任:不仅要站在学术的高度分析改革的长远影响,还要从实际出发,考虑每一条改革路径的实操性。
2018年,江苏省作为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之一,2021年高考方案备受社会关注。陆老师积极参与民进省委关于高考综合改革的重点调研课题,深入学校、教师和学生群体,详细了解他们对新高考方案的看法和建议。经调研发现,新高考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学科不平衡、物理学科弱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陆建隆经过深入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在调研报告中进行了详细阐述。他参与调研并报送的“关于助力科学推进我省2018高考综合改革工作的建议”的建议信,荣获民进省委参政议政成果一等奖。
陆建隆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民进会员的责任与担当,为高考改革的推进贡献了自身的智慧和力量,赢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赞誉与尊敬,其事迹也激励着更多民进会员积极投身教育改革事业。
展现民主党派参政风采,建言教育领域良策良方
在南师大乃至栖霞区的参政议政舞台上,陆建隆作为民主党派的副主委,凭借其深厚的专业背景、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坚定的履职态度,成为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杰出代表,为栖霞区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贡献了卓越智慧和重要力量。
陆建隆在参政议政工作中始终秉持四个核心原则:一是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积极参与各项参政议政活动;二是立足扎实的本职工作,从自身专业领域出发,深入调研分析问题;三是坚持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四是提出前瞻性的建议,为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发展提供有效思路。正是基于这些原则,他在参政议政道路上不断前行,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陆建隆众多的提案中,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提案尤为突出。他深刻认识到基础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相较于南京其他地区,栖霞区的基础教育相对薄弱。为此,区政府引进名校资源以优化办学质量,但陆建隆经调研发现,名校资源与当地资源结合存在不足,部分学校引入名校合作办学后,存在只换招牌、名校先进管理模式及优秀教师未充分投入实际教学等问题。针对此情况,他提出“既要有名校之名,又要有名校之实”的提案,该提案得到了栖霞区政协主席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当年一号提案。
此外,陆建隆在南师大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方面也有出色表现。基于指导研究生“持久战式”求职历程,他敏锐洞察到“各招聘单位招聘时间差异化”给师范类毕业生带来的负担和影响。据此,他提出构建高校、政府与中小学校三方联动机制的建议,要求共同严把人才培养、招聘选拔及岗位配置三大关口。特别强调政府部门应发挥引领作用,提前布局,实现各地招聘时间相对统一,压缩招聘周期,以缓解就业压力。同时,他呼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携手,在条件具备时探索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前期意向锁定,结合用人单位的最终考核,实现毕业生就业无缝对接,促进合作双赢。此外,还可借鉴医学院校成功经验,推行顶岗实习或带薪实习制度,既为用人单位提供使用师范生的途径,又强化师范生入职考核与编制管理,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