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认同”为引领 提高民进全省各级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
2013-12-17 12:21:00
来源:宣传处
【字号:  】【打印【纠错】

  同志们:

  2012年12月,严隽琪主席在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走访民进中央的座谈会上,向总书记汇报并提出,参政党的历史使命之一是凝聚政治共识,而凝聚政治共识靠的是推进“三个认同”。即: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这是我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正道”;认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亿万中国人民共同的“中国梦”;认同民进的优良传统,这是民进人的共同价值取向,是民进能够有所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为此,民进中央提出要进一步在全会推进“三个认同”。以“三个认同”引领民进全省各级组织的自身建设和履职实践,是新时期建设高素质参政党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的必然要求和历史责任。也是我们今天研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全省民进组织建设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的理论依据。

  为了全面了解我省各级组织近年来特别是2011年地方组织换届以来组织建设情况,总结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自身建设的新经验,发现新典型,指导和推进全省组织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各级组织更好地履行职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年3月,民进省委机关分成4个调研组,开展了“民进省委机关干部走基层”活动,对全省12个省辖市级组织及所属基层组织展开了调研。调研组通过召开市委领导班子成员及骨干会员座谈会、参加基层组织活动、发放调查问卷,以及拜访老领导、老同志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获取了大量的信息。4月下旬——6月中旬,我和省委专职副主委徐菊英又对各省辖市委和县级市委进行了走访,与中共地方党委和统战部门沟通工作情况、参加基层组织生活,并看望了地方组织的一些代表人士,深入基层组织和普通会员之中,了解会员思想动态,倾听意见和建议,共同商讨加强组织建设、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工作思路。6月初,省九届四次常委会议专题研讨全省人才队伍规划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各地进一步交流了自己的做法和思路。通过这些工作,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全省各级组织建设情况,结合平时工作联系中所掌握的情况和数据统计,我们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了客观分析和研究。下面,我重点和大家交流五个方面的情况。

  一、民进全省组织结构及会员概况

  近年来,全省各级组织适应新时期新要求,加强自身建设,组织结构有了明显改善。

  会员数量逐步壮大。

  多年来,全省各地坚持“三个为主”和“发展是为了工作,在工作中进行发展”的原则,以基层组织为依托,积极开展组织发展工作。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有12个省辖市地方组织、5个县级市(区)地方组织、561个基层组织。从478个参加达标考核的基层组织情况分析来看,469个基层组织达标,达标率占98.1%,其中378个基层组织考核分在90分之上。全省共有会员9761人,发展率为5.3% ,净增率为4.9%。

  会员质量有了稳步提升。中上层人士占比93.6%,比2008年提升1.3%。会员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长江学者4人,比上届有了明显增多。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会员占比成逐年上升趋势。

  会员结构分布有了新趋势。从界别分布来看,有三个特点,一是主界别优势仍然突出。2012年底的数字表明,高等教育占14.7%,普通教育占50.3%,文化艺术10.6%,新闻出版1.0%,上述主界别会员合计占比76.6%。其他界别还有,科学技术1.7%,医药卫生3.0%,公有制经济4.1%,新阶层5.6%,司法机关0.4%,政府机关5.5%,党派机关1.3%,团体0.2%,共占23.4%。二是新闻出版界发展仍然成效不大。近五年的发展均为个位数,其中最少的一年仅发展2人。在2012年全省出版界座谈会的推动下,各地正在拓宽视野,积极推动,但难度很大。三是其他界别逐步增长的趋势明显。随着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以及我会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工作内容的不断拓展,各省辖市委、省直工委对其他界别领域的发展工作也有了更多的关注。2008年以来其他界别会员总体正在呈逐步上升趋势。四是从会员年龄结构的发展趋势看,会员年龄结构老化情况有所改善。60岁以上的会员占比由2008年的33.6%下降到31.3%,50岁以下会员占比由2008年的49.0%上升到51.6%。

  会员政治安排呈现新情况。第一,全省政治安排绝对人数与上届相比有了大幅度增加。全省共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111 人次,比上届增加150人次。在会员中占比由上届的10.3%增加到11.4%。第二,省级以上人大、政协安排基本与上届持平,但结构上有所变化。本届全国人大代表1人,上届是3人;全国政协委员6人,上届是3人;省人大代表15人,省政协委员49人,其中副主席1人,这些都与上届持平。第三,省辖市、县级市(区)的政治安排比上届增加明显。市人大代表由上届的56人增加到60人;市政协委员由上届的286人增加到309人,县级市(区)政协委员由上届的475人增加到586人。很多地方由于民进工作出色、优秀人才多、积极主动参与沟通协商,在中共地方党委和统战部门的关心下,政治安排远远高于其他兄弟民主党派。宿迁市会员仅有会员200多人,其中两人进入市“四套班子”。第四,政府实职安排与上届略有增多。我省会员中担任副处以上政府领导实职的有41人,比上届增加3人。

  各级组织领导班子结构更加合理。2011年各省辖市委进行了换届,一大批知识水平高、参政议政能力强、年轻有为、对会务工作充满热情的骨干会员进入领导班子,领导班子年龄、界别、性别、知识层次等方面的结构更为合理。新进省辖市委委员占新一届委员总数的36.1%。本届市委委员平均年龄为47.7岁,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到88.4%,具有高级职称的占到76.9%。各省辖市在换届前后对所属基层组织也进行了换届,调整和充实了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力量。

  二、换届以来,各地组织建设的主要工作举措和成功做法

  换届以来,各地方组织以政治交接为主线,以自身建设为重点,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在领导班子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组织发展等方面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取得了新进展。

  1.突出重点,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

  重视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参加各有关方面举办的进修班、培训班、理论研讨班,并带头学习时事政策,政治理论、统战理论知识和会章会史,做到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继承和发扬我会的优良传统。各市委都逐步形成民主科学决策的氛围,制定并完善了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包括会议制度、议事规则、职责分工等。

  更加重视务实的工作作风。加强对基层工作的联系和指导,有的地方组织通过由市委副主委、常委、委员兼任基层组织负责人的制度,实现市委与基层组织的工作联动,使市委决策更加贴近基层实际,同时也使得市委工作部署更易在基层组织得到贯彻实施。领导班子成员经常走访基层组织所在单位,与基层组织所在单位中共党组织、中共地方党委统战部门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宣传民进工作,推荐民进优秀人才,争取他们更多支持。

  2.坚持质量优先,不断健全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机制

  省委制定的《2008-2013年民进江苏省委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规划》,得到各市委的认真贯彻落实,也为省市委顺利换届提供了人才保证。各市委坚持人才强会战略,在组织发展中,正确处理好质量与数量、发展与巩固、重点与非重点、发展骨干成员与发展一般成员的关系,特别是积极主动在高层次、旗帜性的无党派代表人士中物色发展对象。同时,注意新发展对象的年龄、学科、层次的分布,注意形成后备人才的梯队,并对新会员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教育、培训。苏州民进针对文化界人士的特点,根据发展对象的政治素质、艺术潜质、社会影响等综合要素进行考察,发展门槛不搞一刀切,吸收了一批有潜力的优秀文化人才。

  各地不断健全后备干部培养选拔机制,把发挥骨干会员的作用与培养后备干部工作结合起来,与做好推荐政治安排、实职安排工作结合起来,与履行我会参政党的职能结合起来。南京市委多年来在组织发展上坚持走精兵路线,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精良的后备干部队伍;南京市委、扬州市委以及省直工委在地方干部公推公选中积极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会员参加竞争,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无锡市委用提高层次、从优筛选的原则去物色人才,用优化结构、保持特色的要求去发展人才,用联系交友、培养引导的方式去储备人才,扎实抓好后备干部的人才储备工作。南通市委确立“强本固基、品牌立会、人才强会”三大战略,加强组织建设。镇江市委对后备干部进行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全方位的选拔和培养,总结出“发现人才有慧眼、储备人才有规划、培养人才有方法、推荐人才有途径”的工作经验。在2011、2012年各级人大、政协换届中,各地方组织积极主动与中共党委、统战部门沟通协商,推荐新一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我会新一届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政治热情,在“两会”政治舞台上,发挥优势,建言献策,树立了民进的良好形象。

  借助组织信息管理软件的应用,各地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档案和数据库,对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其中,徐州市委在组织管理系统的录入工作中,在全省率先完成录入任务,数据更新及时准确。

  3.围绕履行参政党职能,基层组织工作呈现新的活力

  在民进省委实行的基层组织达标考核工作的推动下,借助2009年召开的全省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会、 2010年全会开展的先进地方组织、先进基层组织和优秀会员创建活动、2011年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在先进地方组织的示范引领下,各市委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组织工作的领导,着力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激发会员的工作热情;进一步规范基层组织建设,完善考核、评估、总结表彰等各项工作制度。南京市委机关的每位工作人员都联系基层组织,送会刊、送文件、送温暖;无锡市委实现机关干部联系基层组织的竞争机制,由基层组织挑选机关干部作为联络员;淮安市委每年与基层支部签订目标责任状;盐城市委推行基层组织星级考核制度,并根据星级层次以奖代补;吴中区委尝试通过基层组织负责人竞聘、直选,调动广大会员参与会务工作的积极性,也强化了基层组织领导班子的责任意识。一些基层组织档案规范、完整,基层组织所做工作都有记录,参政议政成果都有展示。南京、苏州、常州、扬州等地的一些基层组织建立起了温馨的“民进之家”“民进文化活动中心”。

  各地还根据地方特点和基层组织实际,对基层组织构建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巩固以会员人数较多的行政单位设立基层组织的主体模式的同时,适应社会组织结构调整带来的会员界别分布广、工作流动性增强的新情况,有的以省辖市所属区为单位组建综合性基层组织,有的以同一界别为基础组建跨单位、跨区域的综合性基层组织,也有的以不同界别的跨单位、跨区域组建综合性基层组织。南京、无锡、苏州、徐州等市委在行政区划调整中,与中共党委统战部门加强联系、早作部署,积极筹备组建区域性基层组织或市委派出机构,为联系和组织会员参加组织活动搭建了新的平台。有的地方组织把老龄会员编成单独的基层组织、开展适合老龄会员特点的组织活动;也有地方组织把老龄会员仍然留在原来的基层组织中,重视发挥老龄会员时间多、热情高的优势,引导他们为会务工作多做贡献。事实证明,这些不同类型的组织构建各有特点和优势,不能照搬照套,只要适应当地特点、有利于工作开展的,都可以尝试。

  各省辖市委更加重视引导基层组织开拓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树立“大组织”概念,从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履行参政党职能、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目标出发,基层组织活动更加体现出发挥会员优势、重视主题设计、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参政议政工作和社会服务工作的特征。苏州吴江区总支成立了以民进会员为主体的“吴江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与社区管理人员合作,开展幼儿、中小学等教育咨询和心理疏导,并将收集到的材料形成为参政议政的素材。无锡市委坚持推进“一县区一特色”建设,如惠山总支的社会服务工作、宜兴市委坚持发展高层次会员、江阴市委的会史教育基地建设等,都非常有特色。常州市委开展“春风行动”,要求基层组织和会员主动联系一个社区,结对一户困难居民,帮助解决一个困难,反映一条以上社情民意。淮安清河区总支举行“同心助推非公有制企业科学跨越发展”座谈会,南通崇川区基层委员会开展“双岗建功”主题演讲教育活动,在当地都形成了非常好的宣传感染效应。还有很多基层组织开展了为所在单位、为地方政府“献一计”活动,扩大了普通会员对我会参政议政工作的参与面,也融洽了基层组织与所在单位中共党组织的关系,同时为地方组织履行职能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省直工委开展的“会员随谈”活动为普通会员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才华搭建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常熟市委组织骨干教师会员,建立起了“民师之家”,对民工子女的学习进行帮教。民进仪征市委把基层组织工作与宣传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组织工作与宣传思想工作的双丰收。各地更加重视典型示范和横向联谊的带动影响作用,连云港市委推行片会制度,让每个片区定期轮流开展观摩活动,提高了基层组织的工作积极性,也灵活地解决了基层组织缺经费、缺场所的问题。一些省辖市委充分利用新传媒手段,建立QQ群、云技术等新型网络载体加强会员之间的联系。

  三、组织建设的主要工作经验

  面对新时期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新要求,全省各级组织从实际出发,推进组织建设上台阶、出成果,彰显出鲜明的工作特色。主要经验有:

  1.始终坚持以“三个认同”为引领,是时代发展对参政党各级组织的政治要求

  严隽琪主席提出在民进全会推进“道路认同”、“目标认同”、“价值认同”,更好地激励全体会员投身“中国梦”的伟大事业,这正是我们这些年推进自身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根本政治保障。回首过去的工作,各地民进组织的每一步发展、每一点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大家高度的政治自觉,体现出各级组织与中共各级党组织的“同心、同行、同向”,基层组织的实践也证明,凡是与所在单位中共党组织关系相处融洽的,民进工作也会充满活力。积极促进“三个认同”,是我们各级组织自身建设和履行职能的核心。

  2.始终以民进“大组织”观念为指导,以提升履职能力为抓手,部署组织建设工作

  组织建设离不开思想建设、制度建设,与履行职能之间更是存在着相互渗透、共同完善的关系。从近些年我省组织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可以看出,组织建设为我会履行职能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人才基础,但反过来看,正是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工作培养锻炼了一批人才,塑造、提升了民进组织形象;而正是我们在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活动中不断扩大民进影响、树立了民进的良好形象,又增强了民进的吸引力、凝聚力,以至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表达了向往加入民进的愿望。组织建设和履行职能不仅是工作和机制上互相依存,存在的问题也能在相互之间得到反映。在今后的工作中,仍然要从全局出发,站在高素质参政党建设的高度,从履行职能出发,找到组织建设的着力点;同时在以履行职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基础来寻找组织建设的薄弱环节,从组织建设和履职能力的互补性关系中来研究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始终以会员为本,服务会员又依靠会员,增强各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

  会员是我会的主体,是我会开展各项工作所依靠的力量。我会的活力和优势就在广大会员之中,一切工作都离不开会员的智慧和力量。必须紧紧依靠全体会员,整个民进的工作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民进的事业才会得到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各级组织一方面,从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会员,以情感人,帮助会员排忧解难,为会员自身的发展,提供学习交流和提升的服务平台,从而增强组织的亲和力、凝聚力;另一方面,激励会员双岗建功,把民进活动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达到相互促进、互相转化、个人和组织共同受益的效果。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我国协商民主制度的逐步完善,会员的参政党意识进一步增强,对民进组织的要求和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履职工作中来,实现自我价值。开展高质量的组织活动,为会员搭建更多更好的培养锻炼和展示才干的平台,成为提升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4.始终以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为动力,不断开创组织建设新局面

  时代的发展和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做好组织建设各项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缺乏先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缺乏先例,民主党派工作在新时期的发展更是在探索中前进。这些年,各地在组织建设工作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新路子。实践告诉我们,面对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广大会员的新期待,只有通过创新才能破解难题,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实现工作的新拓展、开创新的工作业绩。

  四、充分认清新时期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另一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触及到诸多领域的重大利益调整,触及到制度改革的深水区,可谓牵一发动全身,改革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面临巨大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更要求参政党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时要有更宽阔的视野、更专业的智慧、更深入的研究,这给我们带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危机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我们承担的任务也将更加繁重,越来越要求我们要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履行职能的战斗力,以及扩大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同时,也应该意识到,由于历史和现实多方面的原因,如今参政党在整体上失去了与执政党相比的人才绝对优势,即使在我们的主界别内,也面临缺乏高端人才的困难,更不用说在非主界别内的高端人才了。而且,我们也缺乏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大部分成员是“兼职履职”。组织建设与履职要求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距。

  不过,我们履行职能的突出特点是地位超脱和渠道优势,这也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专长”。地位超脱,主要是摆脱了权力分割、利益羁绊和学科限制,所以应该能成为比较客观的“智库”,能成为执政党的“他律”力量。渠道特殊,是因为可以接近权力中心和决策高层,建言献策和政治协商有制度保障,我们的意见建议往往会得到有关领导的特别重视。这两点加在一起,形成了既能“居庙堂之高”,又能“处江湖之远”,这也是我们组织建设再上新水平可资依托的优势。

  总之,推进组织建设、提升履职能力,机遇与挑战同在。当我们回顾总结这些年组织建设工作成就和经验的同时,也要重视现实工作中切实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是制度建设的针对性有待增强

  多年来,我省各级组织在制度建设上做出了很多探索、尝试和实践,逐步建立和完善一些制度和运行机制,为加强自身建设、履行参政党职能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作用。但是,制度机制的完善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从目前来看,还有很大的空间。还有一些非常迫切需要制定的制度缺失;有些制度虽然形成了,还缺乏“明责、负责、问责”等落实的保障措施,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内部监督机制没有建立;有些制度已经有了,但规范性程度还很低,内容要求的水平也不高。比如领导班子述职制度、民主评议活动等一般一届只有一次,领导班子成员所做的大量工作会员不了解、不掌握,影响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谈心会还缺乏更加实质性的内容设计。

  二是领导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领导班子兼职成员作用的发挥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兼职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会务工作职责与本职工作的矛盾与冲突仍然存在。许多兼职领导班子成员是单位的领导或业务骨干,本职岗位任务繁重,社会活动繁多;个别地方组织的兼职副主委还存在无暇关心会务工作、情况不熟悉、在会员中缺乏影响力的情况。

  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安排还不能尽如人意。在一些地方和部门都存在着党外干部配备不到位的情况。有的市委主委没有进入地方四套班子、专职副主委没有安排政协的副秘书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治协商工作的开展和我会职能的履行。

  代表人士资源有限,领导班子总体后备力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的特点决定了其资源的有限性,民主党派发展对象的潜在空间不断缩小,再加上各民主党派之间的人才竞争,使得我会可以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少之又少,旗帜性人物更是凤毛麟角。具有中上层人士条件的人年龄往往已经不再具有优势,很多已经超过地方政府实职安排的年龄限制,也与省辖市、县级市(区)中共党委对党外后备干部培养使用的年轻化形成了矛盾。

  后备干部培养、选拔、推荐、使用机制的建立还不完备。

  三是组织发展工作中新动向值得研究

  我会主界别出版界的巩固和发展依然困难。在主界别发展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非主界别特别是新阶层和非公经济人士要求加入民进组织的积极性却非常高涨。另一方面,早期建立的地方组织会员老化现象比较严重,对发展中青年后备力量提出了急切的要求。

  在少数单位对民主党派组织发展支持不够的现象的确存在。

  随着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的推进,原先在文化演艺单位建立的民进组织人才流失、后继乏人的问题比较突出。

  组织发展中的考察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特别针对新阶层发展对象的培养考察存在不确定性和盲点。对新阶层人士发展的标准也需要进一步探讨,传统的入会标准看职称、看学历、看政治安排,对非公经济人士看纳税额、看资金等等都难免偏颇。

  一些省辖市的区划调整带来组织发展的新资源,也带来新问题。由于区划调整是新情况,一些地方撤县设区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与中共党组织的联系与沟通还有一些操作性的机制没有建全。组织发展工作怎样破题?值得关注。

  四是对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问题关注度还不够

  基层组织建设参差不齐、各地的发展也极不平衡。一些基层组织的负责人忙于本职业务,难以抽出更多时间投入会务工作,有的缺乏会务工作经验;一些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参政党意识薄弱,基层组织的活动形式单调,内容空洞,所开展的教条式的学习、纯粹娱乐性的外出参观考察或无主题的聚会等活动对会员不再具有吸引力。

  基层组织所在单位对民主党派开展正常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缺乏制度设计。在一些地方甚至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基层组织仍然受到无时间、无经费和无活动场地的“三无”问题的困扰,基层组织的文件、会议材料及档案都无处保管。民主党派组织内的一些奖励在某些基层单位不能与中共党组织的评奖享受同等待遇;基层组织负责人工作缺乏激励机制,其中一些基层组织负责人所做的会务工作不能与中共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一样纳入绩效工作;会员参加组织活动,在极少数单位还被作为缺勤处理。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组织工作的开展和会员对会务工作的热情。

  五是专职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机关干部人数偏少是个普遍现象。各民主党派机关定编大多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民主党派恢复活动、组织发展刚刚起步,成员很少,民进也一样。经过20多年的发展,民进会员数已经是原来的数倍,但机关编制并未增加,而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质量和水平要求却越来越高,普遍存在人少事多的矛盾,机关干部联系服务会员的压力加大。在一些县级市(区)有的只有1个公务员编制;有的只有1个事业编制;有的没有编制,要由中共地方党委统战部派出专职干部帮忙处理日常的会务工作。同时,这些机关缺乏专职领导,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现在机关年轻干部都是通过公务员招录,文化层次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使得机关的年龄结构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机关文化建设还显得有些滞后、管理秩序还存在一些规范的缺失、机关干部培养渠道还非常狭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削弱了机关整体服务质量和效能,与各级地方组织领导班子和广大会员要求和期待还不相适应。

  上述这些问题虽不是普遍现象,但也反映了一定的倾向性,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并在今后推进组织建设进程中加以研究推动和解决。

  五、进一步加强全省各级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见

  加强我会的组织建设,既要考虑在新形势下民主党派担负的任务,又要考虑我会的特点和现实状况,重点应在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提高我会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在此,我提出八个方面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1.        促进“三个认同”,努力建设学习型参政党

  在省九届三次常委会上,我们审议通过了《民进江苏省委关于推进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实施意见》。建设学习型参政党是我会积极应对世情、国情和会情的深刻变化,加快建设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参政党的重大举措。建设学习型参政党,是把学习作为全会的基本特征,作为全会自身建设的战略任务,作为提高参政能力的关键环节;作为各级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会员干部的重要标志,作为全会的整体性要求和共同责任。要坚持全会学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把学习制度化、机制化,以有效的学习提高全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执行力。要以促进“三个认同”,不断凝聚政治共识,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弘扬优良传统作风、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升道德修养为目标,以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机关为抓手,进一步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管用有效的学习工作制度,进一步提高全会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巩固和深化政治交接,增强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更好地服务国家科学发展,促进自身科学发展。  

  2.加强应用性理论研究,为组织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加强理论研究,是一个成熟的政党政治上的必然要求,更是一个高素质参政党的应有之义。只有加强理论研究,才能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理论研究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要积极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深入研究工作中的困惑和难题,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对民进作为参政党自身建设的内在规律进行客观把握,从提高我会在多党合作体制中的合作水平和合作价值、巩固合作地位出发,强化我会的能力建设,反思组织建设,找出解决组织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办法,从而出台针对性工作举措,促进工作创新。同时,还要从执政党和参政党合作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中,对双方如何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进行主动的探索,包括如何进一步创新合作方式、拓宽合作渠道、增进合作程度、规范合作程序、建立合作保障、提高合作成效、巩固合作成果,为实现和谐合作、形成良好的互动寻找更好的途径和方法。

  3.继承我会文化传统,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三个认同”中对我们民进传统的认同,希望大家要多做思考,因为这是对民进人共同的价值取向的一种认同。一个党派应该形成自身的文化,这才是一个成熟的政党。我们民主党派靠什么来凝聚人心,我们这些人为什么要聚合在一起,把我们聚合在一起的文化价值是什么?这是很值得探讨和发掘的问题。这次我们去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调研,大家在谈到为什么加入民进时,有很多人都谈到民进文化的吸引力的问题。要认清民主党派的特色和赖以凝聚人心的党派文化,这对于我们的组织发展工作、参政议政工作都是有很大益处的。

  60多年的会史,在一代代民进人的历史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性格。我们从老一代的党派领导人身上可以看到我们党派人情聚合背后的文化价值。马叙伦、王绍鳌、周建人、雷洁琼、冰心、叶圣陶、赵朴初这些人为什么能够走到一起?这是因为在他们身上都能体现出一种共同的文化价值的追寻,这种追寻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真”、“善”、“美”、 “爱”。所谓“真”,就是对党真诚,坚信“只有跟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就是做真人,讲真话,真心做事,以诚待人。所谓“善”就是真心向善,倾心为善,善待他人;就是讲社会责任,有社会担当,兼善天下。所谓“美”,就是拒绝庸俗,超越低级趣味,追求高尚人生境界,追求美的理想和审美文化的品味。所谓“爱”,就是关爱生命,关爱他人,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幸福,是一种无疆大爱。大家一起处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是能够获得一种心灵的快乐、一种精神的享受、一种高质量的幸福感的。我们要发扬这样一种文化追求,要将这种文化氛围的营造融入到各级组织的建设当中去,以此作为基层组织凝聚力的一个重要的抓手,在进一步推动自身组织建设中珍视和传承这些重要文化成果,把这些优良传统和老一辈领导人的高尚风范一代一代传下去,并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容。

  60年前,民进前辈与兄弟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发布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他们为筹备新政协,共商建国大计,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毅然踏上了奔赴解放区的“光明行”。经历了60年的风雨波澜,民进形成了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爱国、民主、团结、求实,坚持立会为公的优良传统;形成了继承传统、以党为师、立会为公、参政为民的共同价值理念;形成了促进政治道路认同、奋斗目标认同和文化价值认同的共识。60年来民进人在长期的党派工作中形成了“知行统一、爱民亲民、淡泊名利、不尚空谈”的“老实党”作风,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这些质朴的情感、高尚的人生追求、求真务实的作风,蕴含在我会政治追求、制度规范、行为作风以及由此决定的民进作为参政党的形象中,营造了“爱满民进”的浓浓氛围。民进文化维系着各级组织,塑造着广大会员的精神,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当代的民进人肩负的责任,从而更加自觉地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为祖国和人民作出新的贡献,把民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使民进在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自身建设也得到健康发展;民进会员在做出会务贡献的同时,实现了本职工作的促进、个人素养的提升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民进各级组织要紧密结合会员的工作生活实际坚持不懈地做细致工作,努力建设政治上文化上有认同感、充满活力和凝聚力的基层组织。

  4.加强制度机制建设,为组织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政党作为一个政党,在多党合作的政治架构中,履行自己的职责,就必然要有一些规范性的东西。制度建设面临的任务还很重,要逐步建立健全有关民进自身建设的各种保障制度,同时也要建立健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的各种工作机制。制定各种制度时,既要放在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框架的大背景下考虑,又要充分认识民主党派工作的特殊性,注意与我会性质、地位和承担的任务相适应,使得制定出的制度真正为广大会员所认同,并适合民进组织的内部运行。制度的贯彻落实必须严格按照我会会章的要求,做到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在机制运行上,则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统一,既要靠制度本身去约束推动,又要以会员为本,依靠民进组织的感情联络,倡导广大会员的自觉自为、甘于奉献。总之,要找到这其中恰到好处的结合点,大胆实践和尝试,并总结出一套适合我省民进组织的制度机制。

  5.加强领导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领导班子建设是换届后组织建设的重点。首先是要在领导班子中抓好政治交接;其次是推动领导班子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再次是改进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我们省委领导班子决定从自身做起,来影响推动全省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建设。换届后立即制定了领导班子的分工制度,明确了各位领导班子成员的岗位责任;制定了主委联系地方组织的制度,大力提倡求真务实之风和调查研究之风;正在筹备成立省委的宣讲团,领导班子成员是主要宣讲人员。这些制度制定以后,立即得到贯彻执行。我本人带头走访各市并到基层组织展开了调研;其他主委们也以此次骨干培训班为起点,采取授课的形式与会员加强交流。希望我省各级领导班子在省委会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各地的领导班子制度机制建设,发扬民主、求实的工作作风,搞好团结合作。领导班子成员要善于处理好本职工作和民进工作的关系,不能只看到兼职在时间和精力上带来的不足,更要看到丰富的工作经历给民进带来的影响力和重要而独特的参政议政资源,要双岗兼顾,不辱使命。

  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一次换届的结束就是下一届换届的开始。要在民进省委制定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各地出台自己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付之实施。要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加强对会内人才的培训。要提供平台,充分发挥民进江苏省委各专门工作委员会、江苏民进经济界会员联谊会、江苏民进江海书画会、江苏民进江海文化研究会、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以及各地方组织相关的会内组织的作用,汇聚人才、锻炼人才,让各级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制定切实可行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评价体系,使后备干部物色、培养、举荐等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在会内人才安排使用上形成激励机制,将基层组织中有较高理论、政策水平,有很深的群众基础、有较强的专业影响力、有党派奉献精神的人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和后备干部中来。在各级中共党委的统筹安排下,积极推荐我会后备人才参加到相应工作岗位实职、交流、挂职锻炼,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6.重视代表人士的发展工作,实现民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组织发展工作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质量优先,不盲目追求数量。要坚持“三个为主”的原则,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巩固老阵地,彰显我会的特色和优势。要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与优化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的人才资源结构结合起来,与优化会员的年龄结构结合起来,重点发展我会亟需的高层次代表人士、有发展潜力的高层次中青年人才以及参政议政等工作亟需的专门人才,在出版界的发展力度要加大,积极开拓出版界相关领域的发展空间。对于一些高层次的代表性人物,领导班子成员要亲自拜访,做深入细致工作,争取吸收入会。要研究代表人士的特点和成长规律,重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重要源头作用,积极从政治上坚定、学术有造诣的骨干教师和科研人员中发现无党派代表人士作为发展对象。争取发展已经具有一定政府实职或者政治安排的无党派代表人士。面对新形势发展对象的新情况,要严格按照组织发展纪要精神以及有关新的社会阶层组织发展的意见,坚持基本条件不动摇,坚持走组织发展的必要程序,在主界别以外的发展也要注意与我会界别特色紧密相连,进一步依靠各级中共党组织和统战部门,增加考察途径,严把入口关。同时,要放宽视野,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发展对象个人潜力,多视角评价人才,适当吸收特殊人才。要增强组织发展工作的主动性,加强与基层中共党组织的联系和沟通,取得支持。保持基层组织活力,实现优秀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7.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组织建设基础

  选好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一要政治素质好,与所在单位中共党组织关系融洽;二要业务能力强,本职工作出色,在本单位有威望、形象好;三要热心民进工作,有奉献精神。基层组织应根据民进省委提出的达标考核要求和各地方组织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领导班子工作制度、会议制度、档案归档制度、组织活动制度、联系老会员制度等等,逐步实现基层组织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民进省、市级组织要积极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培训、学习拓宽渠道。根据新形势不断创新基层组织构建模式,从看重形式向注重效果转变,不要盲目求大。基层组织活动要增强计划性,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从有利于会员岗位作用的发挥、有利于会员所在单位的中心工作、有利于参政党整体职能的履行出发,重视自身特色,做好活动内容和形式的设计,提高组织活动质量,增强活动吸引力和活动质量。基层组织社会服务活动要发挥优势,形式多样,量力而行,不能成为会员负担;要不断创新社会服务工作机制,努力达到奉献社会与会员个人得实惠并行,促进社会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信息网络时代新型载体,加强会员之间的联系,创新组织活动形式,拓宽组织活动空间。加强基层组织间的横向交流与沟通,尝试跨域联合活动,相互学习,活动资源共享。要重视感情联络,关心会员工作和生活,通过正常渠道帮助会员反映问题和要求,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真正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活动之家、团结之家、温馨之家。坚持开展争先创优和双岗建功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整体推进。

  8.重视和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切实提升专职干部能力素质

  要着力于营造各级机关健康向上、规范有序、奋发有为的机关文化氛围,引导广大机关干部加强学习,弘扬敬业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机关干部要增强服务意识,倾心尽力为领导服务、为会员服务,为基层服务,要建立起机关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倡导节俭、务实、高效、优质的服务理念。

  主动学习和借鉴党政机关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争取、努力拓宽干部培养锻炼的渠道,进一步完善干部轮岗、竞职、述职考评和民主测评与推荐等工作机制,提高机关行政管理水平。

  认真总结并推广江阴等地“虚拟机关”的经验,充分调动广大会员参与会务工作的热情,增强会员的责任意识。推进组织管理和会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总之,加强组织建设既是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民进履行参政党职能的组织保证,更是实现政治交接的迫切要求。我们坚信,在中共各级地方组织的领导下,在中共各级党委统战部的支持和帮助下,全省各级组织用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精神来解决前进道路上出现的新问题,就一定能开创组织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朱晓进——2013年6月25日在民进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  编辑: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