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进网 > 思想政治建设 > 理论研究 > 正文
民进会史研究对推动民进思想政治建设作用探究
2024-04-23 08:39:00
 民进会史研究对推动民进思想政治建设作用探究

——以无锡民进为例

民进无锡市委课题组

 

   民进会史是民进诞生、变化、发展的事实,是民进人为理想而奋斗的成就,凝聚着民进人的智慧和贡献,是民进的宝贵财富。本课题重点结合工作实际和参政党履职要求,通过问卷、座谈、实地调研等形式,理清会史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会史研究对思想政治建设的作用,围绕民进中央“作风建设”主题年相关要求,探讨新时代会史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促进思想政治建设。

  关键词】民主党派;民进;会史研究思想政治建设

 

一、民进会史研究背景

民进会史是民进诞生、变化、发展的事实,是民进人为理想而奋斗的成就,凝聚着民进人的智慧和贡献。民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是自身不断加强建设、提升作用的过程,体现在民进全会的政治思想、组织体系、会员规模、制度作风、履职尽责各方面,体现在每个民进组织成立和发展的历程中,体现在广大民进会员活动和成长的历程中。民进会史是国家命运、时代进步的写照,反映了我国政治、社会的变化发展进程。民进历史是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反映民进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关系,反映多党合作制度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反映民进的历史作用,为统战史提供研究成果。因此,民进会史是民进人自己的财富,珍惜会史就是珍惜自我奋斗历程;民进会史也是国家的财富,珍惜会史就是珍惜多党合作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取得新发展,民进自身建设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存在着思想政治建设与新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愈加迫切和重要。开展会史研究、学习和宣传,发挥会史的资政育人作用,这是会史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广大会员容易接受、容易见效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方式。通过会史研究,更好地认识民进所处的历史方位,更深入地了解国情和会情,从而加深对参政党性质、地位和作用认识,更加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民进十二大以来,会中央大力加强会史工作,统筹实际需要,做好会史工作顶层设计,务实推进会史研究2020年,在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75周年之际,民进中央先后制定并发布《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史工作条例》《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史教育基地管理办法》《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史资料管理办法》等,并召开民进全国会史工作会议,总结会史工作新成果、梳理新问题、交流新经验,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会史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局,围绕民进事业的中心,围绕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根本任务,倍加珍惜会史、深入研究会史、认真学习会史、广泛宣传会史,用会史激发动力、促进工作、开创未来。

2022年1月29日,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发表讲话,强调各民主党派要紧扣参政党建设的目标和原则,用自身建设的新成效展示参政党的新面貌。特别强调要增强思想政治建设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巩固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对此,民主党派要参照执政党的要求和标准,从思想政治建设着手,参考中共党史的研究状况,推进党派史研究,以史明鉴、以史明理,在理论研究、学习和履职实践中自觉做到“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更好地发挥参政党作用。

如何深入挖掘会史资源,广泛收集会史资料?如何加强会史研究,宣传民进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风雨同舟的光辉历程?如何将会史工作融入于思想政治建设之中,引导广大会员继承和弘扬民进“爱国、民主、团结、求实,立会为公”的优良传统?如何发挥会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作用,通过会史工作加强对于多党合作的历史阐释、理论解读和实践总结,引导广大会员不忘“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的合作初心,让一代又一代的民进会员铭记历史、凝聚共识,夯实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使历史更好地服务于现实,不断开创民进工作新局面?......带着诸多问题,民进无锡市委课题组展开了深入调研。

二、民进会史研究现状

一部民进会史,就是一部民进人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浴血奋斗,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探索发展的历史。会史研究主要包含会史资料整理重点人物研究以及会史基地建设三个方面。民进各级地方组织侧重地方会史研究,深挖资源,从当地人物研究入手,逐步形成一批包括会史文献资料、人物志以及相关会史基地等成果。

课题在撰写初期做了问卷调研和实地走访。问卷调研共收到有效问卷526份,涵盖年龄段从28岁到80岁,年龄段分布合理:其中35-45岁,46-60岁分别占比34.99%,41.61%,60岁以上占比15.84%。在对民进会史的了解程度方面,“非常了解”占比31.21%,“大致了解”占比65.48%;在“是否有必要加强会员的会史教育”这一问题方面,97.87%的会员表示“有必要”;平时会“主动了解、研究会史”的占80.85%;在了解会史的渠道方面,72%以上的会员通过他人讲授了解会史,60%以上的会员通过书籍、网络以及会史基地了解会史,55%的会员通过讲座了解会史;对于“会史教育与推动会员思想政治建设的关联度”方面,84.87%的会员认为“影响很大”;对会史感兴趣的占80.61%,其中,92.2%的会员对民进人物感兴趣,而对地方会史感兴趣的只占62.41%,这说明地方会史在研究和推广方面还存在不足,还有值得进一步挖掘的潜力;最后,在对待感兴趣的会史形式方面,参观会史基地占88.89%,讲座63.12%,公众号文章推送和研讨沙龙分别占比58.63%52.96%。通过上述问卷调研,可以分析得知推进会史研究、会史教育对于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密不可分。现阶段,会史研究应从人们感兴趣的会史人物、会史基地建设着手,由点及面,进而将会史教育办出特色,发挥会史教育基地的功能作用,形成区域辐射效应。

目前,无锡地区在会史研究方面主要有以下成果:

资料编撰方面民进无锡市委曾在民进组织成立40、5060周年纪念活动的时候编撰过相关的会史册。

人物研究方面在民进周年纪念以及建党一百周年活动之际,举办了相关的征文活动,形成了一批文献成果。

基地建设方面无锡现有民进中央确定的首批“民进会史教育基地3个,分别是位于无锡灵山大佛脚下的赵朴初纪念馆——“无尽意斋”,位于江阴市的吴文藻冰心纪念馆以及吴研因纪念馆。

赵朴初纪念馆以赵朴初的北京故居为原型。这座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四合院,由南北端“无尽意馆”、书房兼会客厅以及东西侧小书房、佛堂、朴老故里等建筑组合而成,占地600多平方米,采用传统砖木结构,所有材料全部取自北京本地。纪念馆内陈列了赵朴初有关的许多资料:近百幅珍贵照片诗词墨宝以及具有史料价值的相关纪念品记载了从50年代佛教协会成立之初到90年代末,朴老参与海内外各项重大佛教界活动、民进重要活动以及朴老故里、家人的相关境况,生动详尽地展示出赵朴老对佛教事业、民进工作做出的巨大贡献。

吴文藻冰心纪念馆位于江阴市夏港街道,由严隽琪主席题写馆名。纪念馆展陈分为“吴门之后”“海的女儿”“五四洗礼”“海外情侣”“执教燕园”“风雨萍踪”“赤子情怀”“双星闪耀”等八个部分,通过吴文藻冰心夫妇生前文字、图片、信件、物品等,展示了他们在不同时期的人生经历和重要贡献。纪念馆承担了会史教育、会员学习、支部活动、社会服务、同心共建等功能,在凝聚四方力量、创设服务场景、增强政党意识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吴研因纪念馆位于江阴贯庄小学。纪念馆常年对外免费开放,是江阴市文保单位,也是江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6年,纪念馆被无锡市统战部评为“示范基地”。目前,纪念馆存在两个困难:一是纪念馆陈展内容有限。吴研因先生相关的文字、图片、文物等资料单一、单薄。二是贯庄小学将迁址重建。按江阴市政府规划,贯庄小学将移址新建,纪念馆即将面临留存问题。

会史教育基地在会史资料收集、会史教育和支部活动等方面承担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就课题调查结果而言,目前还有不少无锡本地会员没有去过这些会史基地,有些会员甚至都没听说过。究其原因,一方面党派对这些会史基地的宣传不够另一方面江阴两个会史基地相对无锡市区较为偏远,平时活动不方便而无锡赵朴初纪念馆位于灵山旅游景区内,进入需要额外购买门票,这就无形中阻挡了不少想去参观学习的会员。

三、民进会史研究存在问题

1.理论研究滞后,机制、队伍建设不健全“会史工作是民进各级组织的基础工作,民进各级组织都要为历史负责,有计划地编写和完善本级组织从筹备、成立、发展至今的历史,建立工作规范,统筹纪事、档案盒会史工作,持续记录保存、收集整理本组织的资料。”十年前,民进中央就提出“新账不欠,老账抓紧还”要求各级组织将会史整理和研究工作纳入日常职责的一部分,流程化管理,定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基层组织定期将资料交由上一级组织进行汇总,充实会史资料库。

但是,就目前而言,各级组织还没有建立起专门的会史研究部门,也缺乏相应的专业人员对这些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缺乏对会史研究的认识,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另一方面是由于各级组织人手不够,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在调研问卷中发现,一些会员对会史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有一些会员将会史同党史划等号,认为只要学习党史就够了。各级组织会史研究基础薄弱,又缺乏相应的人员负责和指导,存在“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症状。

2.会史研究成果未能充分转化为教育资源民进作为参政党,统一战线的一部分,应积极发挥其基本职能,扩大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地发挥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对此,民进应跟随中央政策路线,加强自身思想政治建设。民进会史作为重要的思想教育资源,本应积极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这是新时代的要求。但就现阶段而言,无论是会史资源还是会史教育基地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调研问卷中发现,一部分会员不了解会史,大多数会员对会史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几个创始人物事迹方面;而对于会史教育基地,不少会员表示“不太了解”;另外,有少部分会员也表示“很少参与党派和支部活动”,对党派新的理论学习要求不太了解。新时代,如何深入挖掘会史的社会教育内涵,充分发挥民进会史教育基地作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3.高质量成果不多,缺乏对现有资源的深度开采就会史研究的内容而言,目前地方会史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对过去历史的搜集整理方面,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一提到会史研究,很多人的主观意识还是停留在对民进创建史,或者是仅仅知道几位民进创始人的名字,这也从侧面说明会史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和潜力。会史研究缺乏相应的深度和广度,研究内容和形式单一,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会史研究需要紧跟新时代,既要在原有基础上深挖资源,也要拓研究的时间线、新的事迹和人物,还需进一步丰富研究形式和内容。

四、民进会史研究对策建议

1.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将会史研究思想政治建设相结合政治性是一个政党阶级性的底色,是一个政党不能触动的底线。一个政党失去政治性就失去了政治方向、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极易在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时迷失前进方向。新时代,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参政党,都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民进会史研究工作,要把夯实共同理想政治基础作为基本任务,准确把握参政党性质、作用和定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系统学习统一战线、多党合作、人民政协的历史与理论,深入研究民进的光荣历史、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自身建设和履行职能提供可靠而坚强的精神支撑。

1)跟随党史发展脉络,夯实政治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100年的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铸就了党的光辉历史,也包含了多党合作的丰硕成果。民主党派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密不可分,民进历史是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史研究属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要主动将会史工作放到大局中去定位和思考,切实反映民进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关系,与国家政治社会变化的关系,反映多党合作制度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反映民进的历史作用,为统战史提供研究成果。民进会史研究应跟随着党史发展的脉络走向,进一步丰富会史研究素材、深化会史研究成效,增强广大会员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奋进的坚定信念确保会史研究的正确方向。

2)弘扬民进优良传统,提供思想保证。民进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爱国、民主、团结、求实坚持立会为公”的优良传统。这些传统是历史的传承和时代的升华,具有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是民进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独特的政治优势,是凝聚广大会员和团结所联系阶层人士的精神支柱是民进的进步性、广泛性、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深入研究民进优良传统的丰富内涵,深刻领会其核心理念,积极探究其时代价值,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3)传颂先辈人物事迹,注入精神动力。民进先贤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动人事迹值得铭记和学习,他们的感人精神值得赞颂和传承。民进先辈人物研究是继承和弘扬民进优良传统,贯彻落实《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史工作条例》的重要举措。民进会史研究应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研究工作紧密结合,更好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通过对民进先辈人物的研究与颂扬,重温民进前辈初心,感受前辈们的精神和风范,把民进先辈文化精神财富,转化民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科书”,为全体会员提供学习榜样,不断增进组织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在正道上行稳致远。

2.健全完善的研究机制,将会史研究和专业队伍建设相结合会史研究,需要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做支撑,其中既要包含对党史、会史有一定研究,也要文笔功底扎实,愿意“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写作人员。

1)建立会史编写制度规范史料工作从会史资料的收集、编写、整理,到对民进人物的访,都要形成完整的流程制度,建立工作规范,统筹纪事、档案和会史工作,及时将资料整理、归档,持续记录并总结好重要活动、重大事件、重人物等,补齐史料空缺。

2)制定人才储备制度,建立专业队伍。各级部门在发展会员的时候要适当考虑发展对象的专业方向和工作性质,为会史研究输送人才。要发挥机关干部的骨干作用,物色和联系一些热心会史工作的会员、民进之友和会外专家,形成新老结合、专兼结合、比较稳定的研究队伍和宣传队伍,特别是培养中青年队伍,长期整理和研究史料,长期宣讲会史。

3)形成学习培训制度,提升研究水平会史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也是一项极为专业的工作。因此,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养一批好苗子,以老带新,形成专业的会史研究梯队,保证会史研究能够继承和延续下去。要提高队伍建设的能力,以任务带队伍,从会史编撰和宣传两个口子着手,制定会史工作计划,通过课题研究、史料编撰、会史宣讲等任务活动,明确目标要求,定期组织开展学习工作,交流经验。还应增强与中共党史工作机构、历史研究部门、宣传部门的专业交流,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力的会史专家。

3.建设高质的研究平台将会史研究与教育基地建设相结合。会史教育基地是民进会史资料收集、研究和学习教育宣传功能的纪念场所,是民进各级组织开展会史学习、教育、宣传的重要平台。对于弘扬民进优良传统、开展主题教育和会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教育基地建设,打造固定阵地。完善现有基地建设,不断收集、更新和丰富民进内容,聚集相关研究人才、团结有关研究力量,把基地建设成为有关史料收集和研究的中心;进一步挖掘精神内涵、提炼核心价值,在原有基本会史陈列中,融入多党合作优良传统教育内容,好发挥会史基地的宣传教育功能。积极推进新基地建设,结合当地的资源、特色,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典型,建立专门的场馆,也可以利用当地已有的博物馆等做一些展览活动,进一步培育大众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和民主精神。

2)开展主题研讨活动,营造学习氛围。将基地建设和民进基层组织活动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会史主题研讨、沙龙和讲座等活动,让会史基地得到充分使用。邀请统战领导优秀会员等,以基层组织生活形式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另外,在一些特殊日期,还可以通过纪念大会、文艺演出、征文、书画展、演讲比赛、先进宣讲等多种形式,有效利用新媒体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类活动,形成全会学习会史、宣传会史的浓厚氛围广大会员在这一过程中追寻、理解、认同民进创会初心,珍惜、弘扬、实践民进优良传统,让遗产资源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使之不断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

3)拓宽社会教育功能促进资源辐射。民进会史教育基地不是民进会员受教育的场地,也应该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要从多方面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把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拓展社会教育功能,扩大教育覆盖面,成为民进会员包括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也成为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会史教育基地,发挥互联网的传播优势,通过开办网上纪念馆、网上博物馆,扩大教育基地的影响,有条件的教育基地可以设立自己的专门网站,以丰富的文字、图片及影视资料形成网上教育平台。利用节假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举行各种庆祝纪念仪式,组织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举办研讨会、演讲会、报告会和文艺演出,不断增强教育的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让人们在参与互动中受到启迪、得到提高。

4.探索有效的研究方法,将会史研究与民进自身建设相结合。作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自身建设的特色抓手,民进会史研究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探索新形势下的有效方式方法,提高效率和质量,以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眼光谋划会史工作,使会史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整合会史成果尽管民进会史研究成果已经比较丰富,但保存仍较为分散,大多是传统书籍形式,缺乏横向交流,不利于查阅、利用。随着网络存储、共享技术的不断发展,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整合、共享民进会史成果,逐步完善民进会史研究数据库,并利用现代化的媒体手段,以“电子课件、语音视频、在线互动”等新颖形式,将线下教育拓展到线上,将优秀资源“实时转播”,为会史宣传教育服务,进一步夯实民进会史研究基础。

2)构建多方联动机制,深挖社会资源。民进会史资料既丰富,又分散,收集整理资料犹如大海捞针,需要长期、持续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党派机关增加专人从事会史和理论研究工作,加强资金投入,可设立会史研究专项经费,同时,要充分发掘利用社会资源,建立起地方政府、统战部门和基地单位共同开展研究活动的政策依据,推进民进会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创新学习宣传载体,增强教育实效可以借鉴“学习强国”等模式,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全面建好学习教育平台。结合主题教育、示范性支部创建、虚拟机关建设、会员之家建设,将民进会史研究成果与员政治生活、思想建设密切结合。坚持把会史学习宣传融入经常性思想工作中,把学习会史作为新会员入会教育的第一课,开展主题学习教育、周年纪念活动,举办各类学习班、培训,都要结合实际开展各种主题的会史专题学习教育。

 

推进会史工作既是研究和宣传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新形势下突出思想建设、增进政治共识、加强引领教育、提高履职能力的重要基础环节,是凝聚会员思想共识、形成“共情共感”和组织向心力的有效方法。民进会史工作是民进全会的工作,各级组织应把会史研究、学习和宣传作为政治思想工作、会员工作、机关建设的基本内容,明确责任,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共同建设,形成会史工作总格局,开创新时代会史工作新局面。

 

 

课题组成员:张天桥  康立为    殷维冬  任逸飞 尤 军

 笔:殷维冬

 

编辑: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