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贻芳女子体育教育思想 对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启示
2023-03-20 15:33:00
来源:
【字号:  】【打印【纠错】
   尹惠子

吴贻芳是我国第二位女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实践家,民国教育界曾有“男有蔡元培,女有吴贻芳”之说。1928年任金陵女子大学(以下简称金女大)校长,主政长达23年。吴贻芳上任后第二年就增设体育简易科,并于1931年把体育简易科改为专修科。吴贻芳任校长期间,壮大体育师资队伍,对近代妇女体育发展贡献显著。

吴贻芳女子体育教育思想

金女大是中国第一所本科女子大学,1919“厚生”思想写入金女大的校训。在吴贻芳执掌金女大23年间,“厚生”思想一直贯彻在其办校教学育人的过程中,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女性人才。

吴贻芳的“厚生”思想与女子体育教育思想一脉相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学生体质”的体育教育思想和目标

吴贻芳提出“增强学生体质”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这与民国时期“强国强种”的体育思想有本质区别。“增强体质”的价值理念,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及对学生营养保健的重视得以实现。首先,学校对体育课的类型、课时和纪律做出相关规定。学校规定本科四年体育课均为必修课,且是金女大唯一一门大学四年都必修的课程,这是金女大办学的一大特色。其次,金女大的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除此之外,每学期还举办班级间的球类比赛、民间舞蹈表演等活动,有时来宾多达三四千人。这些体育活动,不但塑造了学生优雅的姿势姿态,而且有效增进了学生体质健康。

(二)坚持以女子为本位的体育教学设计和实践

吴贻芳在教育实践中充分考虑女子身心发育特点。在体育课内容安排方面,在当时充斥着外国体育教材和男子体育教材的情况下,组织教师特地编写了一系列适合女性特点的体育教材,创造性地在体育课程内容里融进美育的内涵,使之更符合女性特点,这是金女大的一大创新。在教学组织和方法方面,金女大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爱融化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学生新入学就要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拍摄一张全身照片,以备体育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特殊训练。

(三)倡导“全人教育”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吴贻芳倡导“全人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新女金院创立时,被诠释为“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具体而言,就是倡导四育并重,重视文理兼修、中西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端庄高雅的形象气质等德智体群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学校对体育的重视以及体育活动的精彩,让很多校友记忆犹新,受益终生。体育课要求很高,内容从简单的田径、球类到复杂的健身操和经典舞蹈。为了便于体育活动的开展,成立专门的体育组织,如厚生团下属的健体部,组织正常娱乐和个人健康活动,而体育会提倡个人每日保健运动,收存记录卡片,安排班队校队球类比赛,协助举办运动会,每年举办两次室内外体育表演和民族舞蹈表演等。

吴贻芳女子体育教育思想对

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推进体育事业发展,国家层面陆续出台全民健身战略、健康中国战略、体育强国战略等,多项国家战略的相继实施需要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履行更加多元的责任和担当,对体育事业改革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青少年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而吴贻芳女子体育教育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精神高度契合。

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导致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比较多,一般常见的原因有:体育锻炼、饮食习惯、学习压力等。一是体育锻炼力度不够。当前,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存在着管理理念滞后、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合理、课程评价不科学等问题,难以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体”和“育人”功能。二是饮食不规律。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最主要的期间,但是受到家庭条件等因素影响,很多青少年无法做到营养均衡、科学合理,像有些青少年会经常不吃早点、喜欢吃快餐食品和油炸食品等,极易引发各类疾病,也是导致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三是青少年学业压力比较大。特别是升学压力,导致青少年容易处于焦虑抑郁的状态,而且繁重的课业也使青少年睡眠时间不充足,这些都会导致青少年体质下降。

吴贻芳女子体育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包涵营养膳食、体医结合、身体干预等,对于改进和提升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工作给予我们丰富的启示,这也应是当前青少年体育改革视域下提升学生身体素养这一重大议题的育人价值趋向。

(作者系淮安市实验小学新城校区教师)

作者:  编辑: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