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月,在腊梅芬芳的寒冬里,一个女娃娃呱呱落地,名"贻芳",别号"冬生"。许多年后,她成为中国第一届女大学生、第二位大学女校长、第一位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女性。
吴贻芳在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期间,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教学思想,包括“培养健全人格,造福社会”办学观;“全面发展,博专兼顾”的人才培养观;“尊重差异,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观;“刚性与弹性并重”的教学管理观,其中“厚生”思想作为其教育理念的核心指导金女大的整个教育教学安排。
吴贻芳“厚生”思想的实践
吴贻芳的一生都在践行着“厚生”思想,除了在教育理念上的尽力追求,还有在教学措施上着力改革。
(一)注重人格教育
吴贻芳注重女性的人格教育,主张将女性培养成“具有高尚理想,不图个人私利,掌握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学互助合作,对社会有至诚服务的态度,对国家从爱国主义出发,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到应尽的责任”。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格教育,吴贻芳提倡开展多种社团活动,培养她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如“姐妹班”制度,增强高低年级之间的交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互帮互助。吴贻芳认为教职人员的言传身教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格教育的实现,因习惯贵在‘慎之于微,学校尤当注意慎微方面的熏陶”,吴贻芳不仅要求教职人员树立模范,自己也以身作则。除此之外,吴贻芳还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意熏陶,她不仅支持学生的爱国行为,同时也将爱国列为办学宗旨之一,把爱国教育与教学管理结合起来。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吴贻芳认为要服务奉献他人,充实自己就很重要,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一定的眼界,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金女大设置了许多专业,如文史哲、数理化、音乐、体育、经济、家政、宗教等,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除此之外,金陵女子大学还设立主修和辅修专业,主辅修制度为学生按照兴趣挑选专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吴贻芳就任金女大的校长后,加强学校与外界的联系,吴贻芳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人士到学校进行演讲,演讲内容涉及国内外的时事政治、社会热点、学科前沿等,如邀请陈立夫演讲《信仰与力量》;邀请王季高博士演讲《国际局势与中国地位》;邀请美国天文学教授罗佛司来校演讲。加强对外学术交流,提高了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吴贻芳还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但开设心理学课程,还十分重视体育锻炼,将体育课列为必修课,组织多种体育活动,学校积极举办运动会,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三)注重社会服务与实践
金女大以“厚生”思想为校训,就是希望学生们能够在享受丰盛生活的同时也能与其他人分享这种生活。吴贻芳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响应号召,积极从事邻里服务。如开办邻里学堂,为附近的妇女儿童传授知识、家政和手工艺等技能;学生们还筹款新建邻里中心,走出校门探访邻里家庭,为邻里们提供帮助。除此之外,在遭遇灾害和战争时,学生们同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设立基金,尽力帮助他人。学生们从事社会服务和实践活动,既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实际工作能力,又为国家和社会尽了一份绵薄之力。
吴贻芳“厚生”教育思想分析
“厚生”思想作为校训指导着金女大的学生们把自己的工作与国家需要积极联系起来,积极投身到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奋斗的事业中。吴贻芳曾说“金陵女大的毕业生虽不算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我国的教育工作、科技工作以及其他领域有一定的贡献”,如首届校友徐有蓁,取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硕士学位,将其一生都奉献给中国妇女的教育事业;校友刘恩兰获得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自然地理学家,女海洋家;校友徐秀英毕业后一直任教,后来迁至台湾,创办私立金陵女中,一直将“厚生”精神发扬光大。
金女大在吴贻芳的“厚生”思想的指导下,关注女性发展,坚持独立办学,以培养全面发展、为社会服务、具有高尚品质的人才为目标,强调独立自主观念、奉献精神、服务于社会和国家的意识,与以往封建社会宣扬的“三从四德”观念相比,促进了女性的自由和解放,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以及女子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吴贻芳的“厚生”思想的内容如尊重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培养学生服务他人和社会的精神等方面也为当今的高等教育提供一定的启发。
吴贻芳的“厚生”教育思想指引着一届又一届的金女大的学生们,成为我国近现代教育宝库中闪亮的明珠,对我国近代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作者系盐城市经贸高级职业学校资产管理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