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贻芳教育思想探微
2023-03-20 15:38:00
来源:
【字号:  】【打印【纠错】
   陈 昕 孙兴珍

吴贻芳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和社会活动者,也是坚定的爱国者,她亲眼目睹了近代中华民族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繁荣昌盛;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的过程。因此,在担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期间,吴贻芳根据教育救国理念,以“培养为社会献身、为社会服务的人才”为办学宗旨,以“厚生”为校训,将人才培养与国家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我国教育界和科技界培养了大量杰出的女性工作者。

全人格、全方位素质教育

金女大作为教会大学,其办学初衷就是为了培养教徒、宣传基督教思想。自担任该大学校长后,吴贻芳就敏锐地察觉到这种办学宗旨不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鉴于此,她对“厚生”这一带有宗教色彩的校训进行涵义外延。她认为“厚生”不仅是丰盛自己的生命,更要用自己的能力来帮助别人和造福社会。她把学问和道德并行,倡导“完整人格教育”,将办学宗旨转为为国家培养有扎实学识、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有服务奉献社会本领的人才。实现该办学宗旨的关键就是通过全方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吴贻芳独创的“全人格、全方位素质教育”体系具体特征为:一是从细微处着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健全学生人格。除注重学习成绩,吴贻芳还定期举办歌咏会、音乐会等活动,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兴趣。吴贻芳还意识到学生个性对工作的影响,特别设立了职业介绍委员会,按兴趣所长及志愿工作地点为毕业生介绍职业。二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理及实习并重。吴贻芳在教导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社会服务能力。为此,金女大专门设置了社会服务处(如在江宁县淳化镇创办的兼具“救济”与“教育”双重性质的“淳化镇乡村服务处”),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三是设立导师制与姐妹班制,构建家庭式校园环境。这两大制度打破了传统校园内师生与生生间的隔阂,将校园转化为温馨和睦的大家庭,增强学生归属感和团结意识。四是智、体、德、群“四育”并举。通过各种学生社团组织活动,如针对女生心思细腻、手脚灵活的特质,组织校内女大学生帮助校园周围民众进行读写训练和幼儿托育等工作,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组织才能和沟通协商能力。

中西贯通,重视外语

吴贻芳认为大学不仅应传授本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应将国外先进科技纳为己用。在担任金女大校长期间,吴贻芳不仅慰勉学生出国深造西方先进文化知识,还鼓励学生带回国外先进知识以回报祖国。正因如此,她尤其重视英语教学,并规定在大二下学期进行英文考试,只有英文及格的学生才能升入大三。为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吴贻芳还要求每学期都开展英语演讲会、英语话剧、英语文学座谈会等活动,并互相交流阅读外语原著的心得体会。通过这些措施,使学生毕业后可以靠出色的外语能力出国深造。同时,优异的外语能力,也使金女大毕业生能谋求到翻译之类的工作,从而实现经济和人格上的独立。

文理并重,兼顾博专

吴贻芳认为学科的过分细化,虽利于对特定问题的研究,但弊端更大,不仅会割裂知识间的整体性和延伸性,导致研究视野受限,而且也会造成人才的片面发展。因此,她主张采取文理并重,兼顾博专,使学生在学习先进专业科技知识的同时接受博雅人文思想的熏陶,引导学生整体性发展。此外,考虑到大学生就业压力、毕业后社会适应性及当时社会需求,吴贻芳还加强了对应用学科的传授,并对人文学科进行结构调整,强化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在该培养方针的指导下,金女大在人文方面的博雅教育与科学方面的专才教育相得益彰,做到了完美结合,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开设特色专业

金女大建校初期,依据从西方全盘移植的科系设置,仅分为哲学组与科学组两科。吴贻芳担任校长后,根据社会服务和建设的需要,将学科进一步细分为主/辅修学科,其中文科主修学科设有中文、历史、外语、社会学、音乐等;理科主修则设有生物学、化学、数学、物理学等,并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创造性地开设了社会学系和家政系。这两大专业从成立之初到抗战期间,一直都是金女大的王牌专业。社会学系的学生需通过学校附设的社会中心服务馆,了解附近居民生活情况,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家政系则通过学校附设的家政实习室将相关的家政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此外,家政系学生还需去校外社会服务机构帮助失学儿童和无业妇女获得维系生存的保育知识和谋生的技能知识。经过吴贻芳的指导和推动,金女大所开设的专业不仅让专业的社会价值和时代作用得到充分体现,而且调动了学生对本专业的热忱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在未来职业选择上的社会适应性和责任感。

拓宽教师视野,强化终身学习理念

吴贻芳非常强调教师的重要性,因为教师不仅能引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还能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她认为要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必须开阔教师视野,强化教师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国内外教师的交流。在任校长时期,她一方面定期举办教师进修会,要求教师们探讨各自的教学工作得失并加以改进,还鼓励教师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自己的学术论文,真正做到了“寓教学于科研,寓科研于教学”;另一方面,她每年都从各院系中挑选教师去海外进修国外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育理念,从而提高学校教师人才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在吴贻芳的影响和指导下,金女大建立了一支受过高等教育的出色女性教师人才队伍,为我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输送了不少优秀的女性教师人才。

吴贻芳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不仅为我国教育事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女性人才,而且对于我国现今教育改革同样起到积极的借鉴意义。一是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才、塑造人格,应以思想观念引导人格独立,以知识能力促进经济独立。二是教育应德智体美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理论服务于实践,实践又反馈理论。通过实践活动调研社会现状,锻炼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理论知识应用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四是加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明确人生值价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和享受。

(作者分别系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

作者:  编辑: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