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为自由做什么
2018-09-06 16:16:00
来源:民进淮安市委
【字号:  】【打印【纠错】

——读《历史深处的忧虑》有感

 

  《历史深处的忧虑》是林达夫妇所注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第一本。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法理学老师在给我们讲法律实施的时候,就曾推荐过这本书。但基于自己的懒惰,从毕业到工作,都未曾读过。后来在一个同行交流群里,不断有网友推荐这本书,才在闲暇时间断断续续的读完。

  在这本书中,林达夫妇以15封书信的形式,平实的向友人讲述了他们在美国移民生活中的点滴。他们以一个“平民”的视角诉说着他们眼中美国的民主、自由与法制。这本书让我们有机会能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另一个国家的各种制度,正如林达夫妇在序言中说述:“了解的第一步就是简单的交往…任何一方,能以更宽广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总是一件好事情。”

  许多网友在读罢此书后,从政治、制度、民主、自由等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解读,也有许多网友用对比的方式比较中美两国之间制度的差异,来分析当中的“优劣”。我想,跨文化的东西是最难掌握的,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别,我们无法也不应当去轻易的评判两国制度上的“对错”与“优劣”。但文化也有一些共通的东西,这些共通的东西,可以让我们找到双方差别中的共同点,比如我们能为自由做什么?

  林达夫妇在书中写到:“在中国的时候,我觉得周围的人都认为,美国既然是以‘自由’而出名的地方,那就是行为可以非常放任,没有什么约束。”确实,以往在谈论到“自由”的时候,我们总能听到身边的人自觉或不自觉的拿美国举例,说美国如何、如何,仿佛美国就是不受拘束的自由天堂一样。但林达夫妇的笔下却描述了一个非常“不自由”的美国,他们在《费解的国家》一章中讲述了几个小例子:年轻人在自己家的河里划船时误入了公园的地界就被拘留;餐馆打工的朋友因疏忽卖酒给未到法定年龄的年轻人就被罚款;父母在给孩子换尿布时不小心摔伤孩子就面临“虐待罪”的起诉;朋友在开玩笑的时候,无论开玩笑的一方是多么的“无所谓”,只要听玩笑的人认为听了不舒服,就可以确认你是在“性骚扰”等等。

  从林达夫妇的笔下,我们看到许多人所夸赞的“美式自由”似乎也并不那么美丽,好像还不如我们,毕竟上述事情在我们这里确实不是什么大事情,更不用说受到处罚了。这种反差也促使我对何为“自由”有了深入的思考。放眼世界,各种制度下所谓的“自由”从来都不是“放纵”与“不受约束”。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对“自由”的追求,而个体无序的追求只可能产生混乱,无益于我们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共同的利益。这时,我们就要共同的做出选择,每个个体都让渡一部分“自由”来建立“制度”以维护我们大家共同的利益。

  个体的自由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是社会发展永恒的问题,自由与代价也永远分不开。正如林达夫妇所言:“自由实在不是什么罗曼蒂克的东西,这只不过是一个选择…在不同的时代,自由所经受的冲击和支付的代价是不同的,人们的认识程度和承受能力也是不同的。当必须支付的代价超过了承受能力,人们往往会选择放弃一部分的自由。”其实, 这个世界从来不存在什么完美的制度,关键在于身处制度当中的每一个人也就是我们自己,如何在这制度之内去实现我们的自由。

  “你进入一个地区生活,也就必须遵从这个地方人民的公约,如果你不喜欢,你有搬家的自由,但是没有在当地违法的自由。”在生活中,似乎我们在意的不是“搬家的自由”,而是“违法的自由”。我们都希望得到良好的物业服务,可总是有许多人通过各种方法不交或少交物业费;我们都希望有一个顺畅而有效率的交通环境,可总是有许多人懒得去等那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我们都希望警察有效的维护社会治安和打击犯罪,可总是有许多人在警察执法时只监督不配合;我们都希望在案件审判中得到公正,可总是有许多人在案件处理时要千方百计的去“联系”法官。

  我们想法设法的突破各种制度限制,表面上看起来我们是实现了自己的“自由”,但事实上我们的行为是对我们集体自由的侵犯。在一定情况下,这种对集体自由造成的侵犯也将瓦解我们对这些赖以生存制度的信心,到头来,我们每一个人基本的自由也都将无法幸免。

  自由并非为所欲为,自由意味着我们必须尊重和容忍这个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你可能并不喜欢的制度,正是这种“容忍”给了别人自由,也给了自己更大的自由。(张春云)

作者:张春云  编辑: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