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建议
2014-01-16 13:23:00
来源:民进江苏省委
【字号:  】【打印【纠错】

  一、我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

  1.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尽管近年来江苏在农村医疗方面加大了投入,但医疗卫生资源过度集中在城市的状况未有根本性改变,城镇卫生费用增长速度显著快于农村地区。优质医疗资源特别是高端医疗仪器和高层次的医务人员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大医院尤其是中心城市,导致农民看病越来越多地向城市大医院集中,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较为突出。

  2.基层医疗队伍力量不足

  按国家现行政策,乡镇卫生院按每万常住人口配备13—18名医务人员进行定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每万户籍人口配备8—11名医务人员进行定编。但基层医疗机构普遍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严重缺编。如南京市溧水区妇幼保健所,按国家规定应有41个编制,但区编办只核定25个编制,目前只有15人在职。在岗人员既要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也要从事医疗服务,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国家规定的任务,只好聘请一些编外人员,但财政上不补贴编外人员的工资,他们的工作重心偏向提供有偿服务搞创收上,卫生资源向临床一线倾斜,对公共卫生服务重视不够。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待遇偏低等因素,普遍存在人员老化、青黄不接、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等问题。

  3.基层经费投入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纯公共产品,需要公共财政的有力保障。上级财政部门对基层服务经费要求“当年全额预拨、次年考核结算”,由于未对预拨时间作硬性规定,一些地方没有下达地方配套资金,少数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不足一半,服务经费需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先期垫付,超出了一些基层单位的承受能力,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和服务效果。

  4.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滞后

  目前,各地都加强了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但城乡发展不均衡,基层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滞后于项目工作的实际需要。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行维护管理经费还没有落实到位,部分基层单位仍未启动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还有待加强。

  二、推进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建议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根据国家深化医改的总体部署,结合我省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现状,现就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多措并举,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

  应进一步加大基层卫生院医生到大医院进修力度,不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索建立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到基层服务的柔性流动机制;鼓励基层卫生院反聘大医院优秀退休医生,以提高基层卫生院服务水平。

  2.保证财政投入,实行差别化补助政策。

  稳定的资金投入和有效的使用与管理,是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的重要条件。各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结合物价上涨和公共财政收入增加,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稳定增长机制,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投入的增长幅度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相一致。

  要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特别是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对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转移支付力度。根据所提供公共卫生项目的特点,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制定补助政策时进行差别化补助,如城区一次产妇访视补助十元钱,乡村的补助可以增加到二十甚至三十元,提高村医完成这项工作的积极性。

  3.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构建“智慧医疗”体系。

  为缓解财政一次性投入的压力,可适度考虑采取租赁等市场化方式,开展卫生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统一标准规范。

  加快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建设,构建“智慧医疗”体系,逐步实现居民健康信息在不同机构之间、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省互认”,充分发挥居民健康档案在居民健康管理、疾病诊疗等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

  4.注重发挥中医药“简便廉效”优势。

  传统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治疗领域具有花小钱办大事的突出作用,因此基层卫生院更应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及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应针对基层卫生院专业中医人才不足的情况,进一步加大基层卫生院中医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针灸推拿人才的培养,让中医中药成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创建有中国特色医疗模式的突破口。

作者:  编辑: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