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过热问题的思考
2017-08-11 10:53:00
来源:民进盐城市盐都总支
【字号:  】【打印【纠错】

  “学区房=入学资格=天价,似乎这已经是人们的共识。学区房”是教育不均衡结出的“果子”,是眼下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那这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一、均衡师资力量,让每所学校都成为家长眼里的好学校。只要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优劣之分,在老百姓的头脑里有好差学校之别,就不可能避免优等学校受追捧,同一区域的房子,学区房要远远高于其他房子的价格。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才是治本之道,让每所学校的师资等教育力量和基础设施设备走向均衡,推动名校校长、老师的流动,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教师普遍轮换,待遇全部实现平等,加对薄弱学校的教师培训和教育经费投入补贴,到最后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不存在落差了,又哪来的学区房?让每所学校都相对成为家长眼里“一等一”的好学校,相信家长们也不会忙着凑热闹去择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为学区房降温解压。

  二、 引入竞争机制,支持民办以及重点帮扶薄弱学校。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路径实质上是供给侧改革。择校的根本原因还是供需矛盾,是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不足。好的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就近入学是控制需求方面的措施,下一步教育系统应该适应需求,提供更多学校、开辟更多资源,鼓励提倡民办以及重点帮扶薄弱学校。比如上海推行的公办学校负责保基本,民办学校提供选择,北京的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都是很好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一定程度上平衡教育资源,对学区房疯涨亦有一定的压制作用。

  三、转变观念,树立全面成才长远培养的意识。很多家长不惜重金购买学区房,为的就是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然而学区房并不是成才的保险箱,成才还是要靠孩子的自身努力。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成才的选择也越来越多,现如今,以就业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和以升学为目标的普通教育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与其投资学区房,不如投资到子女的教育中去,这首先需要改变的是家长的观念,以为买了学区房就是对子女负责,其实成才的途径很多,真正的教育离不开孩子和家长共同努力。

作者:冯敏  编辑: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