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我省长江沿岸水环境、水质保护的建议
2016-01-21 09:28:00
来源:民进江苏省委
【字号:  】【打印【纠错】

  长江流域干流长约 6300 km,流域面积约 180万 km2,拥有我国 1/3的水资源量、3/5的水能开发资源和 1/2的内河航运里程,是我国水资源配置中重要的战略水源地、水电开发主要基地、连接东中部地区的“黄金水道”和重要鱼类资源及珍稀水生生物的天然宝库。调研中我们发现,一方面随着节能减排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力度日益加大,长江水环境日趋改善。但另一方面,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废水、工业污水排放数量巨大,长江流域水环境治理依然任重道远,任务艰巨。

  一、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处于长江下游的江苏省在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保护的内在矛盾日益凸显。全省约60%的重点风险源企业分布在太湖、长江、淮河等重点流域。在全长418公里的长江江苏段干流两岸建立了30多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地,但也分布着15个化工园区和1729座码头(其中万吨以上500座、危险化学品码头187座)。

  二、航运污染现象严重。长江水环境安全、水质保护还会受船舶运输的影响。据统计,长江日均流量超过1600艘次,其中危化品船舶约500艘次,年过境危险化学品运输量超过2亿吨,平均每天55万吨左右。一旦发生事故,必然会对长江水体造成重大影响。据调查,常年在长江上运营的船舶每年向长江排放含油废水和生活污水 3亿多吨,排放生活垃圾 7.5万吨。

  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累计。除了航运、污水排放等污染,沿江各地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地与各类危、重污染源生产储运集中区交替配置,水运航道穿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现象较多,危化品运输量逐年增加,致使化学品运输泄露事故几率增大,饮用水水源受石油污染和化学品污染的风险加大。近几年,全省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和累积性风险问题时有发生并呈高发态势。2007年5月太湖蓝藻暴发,水污染直接造成数百万居民用水困难;2009年2月,盐城市标新化工公司非法排放工业污染物,致使盐城市区饮用水源遭受严重污染,20多万居民生活受到影响;2011年以来,全省共接报环境突发事件300多起,平均每4天发生一起突发事件,多数事件会影响饮用水安全;2014年5月,长江靖江段水质出现严重异味,导致靖江市区停水7个小时,严重影响68万居民的生活用水。

  随着国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战略的实施,港口的功能突显,长江流域水安全、水健康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尤其是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省沿江开发、推动发展,隐患增大,码头、仓库、化工区等较多,应急处理预案严密性和实战性令人担忧,风险大大增大。为此建议:

  一是加大长江水资源保护力度。建议设立我省境内跨部门长江沿岸协调管理办公室,负责我省境内长江沿岸水环境、水保护及协调工作。加强河、海、湖、渠的水环境全要素监测,加强环境监测数据的规范与统一性。建立企业环境信用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及时发布企业守信、失信的相关信息。尽快制定黑色河道整治标准,尤其重视市区小河、小溪的河流环境治理。

  二、加强长江航运过境船只管理。严格控制过境船只数量、时段,利用物联网、信息化平台加强监测,重视每天过境船只自身污水的收集、处置问题;加强省际层面的信息联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实现完全的信息共享,政府及各企业监测的数据实时共享,做到省内不分段,有利于全面了解江苏境内长江航运情况,做好预警工作。

  三、加强水质监管建立预警机制。企业直接接入城市供水管道,极易造成工业水倒流进入供水管网,造成极大的用水安全隐患,政府应当加大监管力度,赋予供水企业一定范围内的监督、执法权力,监管联动。重视长江上游水利工程蓄水、调水工程对于江苏带来的影响。分级处理水环境监控,依据不同级别,规范监测内容,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预警机制及危机处理预案。

作者:  编辑: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