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元龙:关于增创江苏省物流产业发展核心竞争优势的建议
2016-01-25 23:03:00
来源:宣传处
【字号:  】【打印【纠错】

  物流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提高物流水平是改善我国经济运行质量的战略关键。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释放中国物流业进入发展新阶段的重大利好消息,预示着面对新的形势,我国物流业将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寻找战略突破口,培育竞争新优势,全面打造中国物流“升级版”,以转型升级应对物流“新常态”。 《中长期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

  长江三角洲经济带,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边,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带和沿长江产业密集城市带的结合部,是“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的交汇,是东部沿海地带的重要交通枢纽。优越的区位条件为江苏省现代物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不断完善的交通、信息基础建设,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的大范围快速流动,江苏省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物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2015年7月,江苏省出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将着力建设“五个区”,即长江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长江流域内外开放合作先导区、长三角城市群北翼核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

  实施意见要求,到2020年,交通运输现代化基本实现,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面畅通,内河航道里程达2700公里,沿江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达500个,“三纵四横”铁路运输通道格局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网覆盖10万以上人口的城镇。

  据江苏省经信委发布最新数据显示, 2015年前三季度,江苏省物流需求基本平稳,运行效率稳步提升,企业效益略有提高,物流业总体呈现平稳运行的趋势。全省实现社会物流总额186052.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物流需求基本平稳,需求结构分化较为明显。其中工农业物流需求增速平稳,工业品物流总额为137763.39亿元,同比增长10%,比上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额比重为74.1%;国际物流需求降幅有所收窄,进口货物物流总额为9951.08亿元,同比下降4.2%,增速下降6.6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电子商务、快递业快速增长进一步拉升了消费物流需求,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47.8%,增速上升17.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上升12.6个百分点;外省市商品购进额同比增长13.5%,增速下降2.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略有下降,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19.3%。全省物流相关行业实现增加值3374.13亿元,同比增长9.1%,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6%,与上年基本持平。 然而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着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金融萎缩严重、恶性竞争日益加剧、物流园区规划布局不足、从业人员整体水平不高、产业高层次人才缺乏等问题。

  一、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十二五”规划期间,据省经信委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我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同比增长9.8%,占GDP比率为15.2%,仅低于全国平均2.8个百分点。其中,运输、保管、管理费用分别增长8.8%、11.1%、9.27%。省经信委对134家省重点物流企业运行监测显示,尽管上半年物流业务收入、利润额同比分别增长3.6%、3.3%,但利润率只有5.7%。其中,50家企业的业务收入不同程度下降,61家的利润同比有所下降,7家企业出现亏损。以南京市为例,2014年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1331.9亿元,同比增长9.2%。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5.1%,比去年下降0.1个百分点。物流总费用的构成为:运输费用656.8亿元,同比增长7.2%,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49.3%;保管费用501.8亿元,增长11.7%,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37.7%;管理费用173.3亿元,增长9.6%,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13%。虽然与我国物流总费用占GDP18%相比降低近3个百分点,但与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南京市物流总费用仍要高出5至6个百分点。

  二、物流金融萎缩严重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物流金融逐年萎缩,至2012年下半年,出现融资企业违规、强行出库等问题,物流金融萎缩加剧,受钢铁等大宗原料市场萎缩的影响,我省大部分地区国际货代企业业务量直线下降,部分企业,如中外运,基本退出了物流金融市场。物流金融对物流企业的健康、持续、良性发展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物流金融的萎缩加剧,对我省,尤其我省“五个区”的建设和物流产业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三、恶性竞争日益加剧

  随着我省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物流模式与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实施,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的行业业态不断扩张,物流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在物流业已经发展成为我省经济社会的重要产业之一的大背景下,各种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无序化,也存在着某种竞争的非良性化。由于物流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等原因,我省的物流企业逐渐形成“多、小、散、弱”的局面。中小型物流企业抵御行业风险的能力本来就弱,再加上行业内的不良的竞争,致使物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有的企业甚至倒闭。据调查,截至2014年6月,南京从事物流类的经营户有近35000户,但法人企业只有2000家左右,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从业人员超过50人的,不到500家。物流小企业一般组织规模较小,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比较落后,只能从事简单的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有心无力,多数靠压低价格吸引顾客开展简单业务。而企业间的不良竞争导致行业集中度太低,企业议价能力非常弱、很难在运价中体现燃油、人工、仓储等成本的上涨。

  四、物流园区规划布局不足

  《江苏省“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将在全省重点打造20多个现代化综合物流园区,依托制造业聚集区和商贸集中区,打造40个对行业物流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专业物流园区。然而,通过对江苏省31家具有代表性的物流园(物流基地或物流中心)的详细调研数据反映出,我省物流园区在分布情况、物流园规模、物流园类型、物流园信息化情况等方面均存在问题。例如,物流园区建设的规划过于盲目,缺少规划,定位不够明确;园区建设现代化而物流服务传统化导致物流园区名存实亡;物流园区的企业缺乏协作,浪费资源等;

  五、从业人员整体水平不高

  物流业准入门槛低,从业人员相对学历低,创新能力、创新层次低;收入水平一般,人员流动性大;人员流动性大导致物流企业对员工培训不重视,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缺乏专业技术培训,甚至没有上岗证;政府也没有相应的扶持政策。

  六、产业高层次人才缺乏

  调查显示,虽然江苏省作为全国高校、科研重地,大大小小大专院校设立物流专业的也为数不少,但就培养人才的层次和素质来看,物流相关专业基本集中在二本及以下院校,物流研究生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远远跟不上我省物流产业发展需求与趋势。

  为促进江苏省物流产业的长足、健康、稳定、高速发展,打造“强富美高”的新江苏,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结合前文所述,本提案试对打造江苏物流产业发展核心竞争优势的提出几点建议如下:

  一、推进深度整合

  1.围绕“水铁公机”枢纽优势,深度推进航运、铁路、公路、航空联运整合力度,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破除行业运输限制,降低因行业限制导致的空载率,尽可能减少二次转运、多次转运,持续降低因转运带来的物流成本上升,推进物流成本竞争因素形成;

  2.紧扣物流园建设和物流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制定出台物流园建设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深度推进产业整合,鼓励兼并、合资、控股,推动形成规模企业、规模产业和集群发展,彻底打破物流企业因准入门槛低而形成的““散、小、弱”低层次发展局面,持续降低恶性竞争,提升物流产业整体实力、综合竞争力;

  3.立足经济发展,着眼新经济增长引擎,深度推进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实施,对重点物流园区建设、物流企业规模发展,积极尝试省、市、区三级政策叠加扶持,推动形成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合力、核心竞争力。

  二、科学规划实施

  1.结合“一带一路”战略,以融入、参与、引领为总目标,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紧扣江苏省在长三角经济发展带的优势区位,以融入全国乃至全世界物流产业发展为目标,编制我省“十三五”物流产业规划;

  2.着眼现有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进一步加强“五个区”物流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形成促进和带动“五个区”物流产业集聚发展;

  3.立足辐射半径、辐射人口等因素,科学规划农副产品物流园区、大型生活物资集散中心的建设,缩短物流配送半径;结合降低物流成本的因素,进行产业优化重组,梳理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脉络;

  4.整合现有储运资源,加快传统物流企业改造,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运用市场手段,促进组织创新,鼓励交通运输、仓储、货代、快运等传统物流企业,利用各自核心能力,通过纵向及横向的整合,形成新的核心优势,发展专业或综合物流;

  5.通过政策与体制创新,促进企业自营物流业务社会化,扩大物流市场需求规模。从满足各类生产、生活需要出发,积极培育和形成一批具有现代物流经营理念,掌握先进物流技术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体系,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和购并活动,带动传统物流改造;

  6.制定出台相关政策,解决进出一、二线城市主城区的物流车辆,特别是关系社会民生的农副物流车辆“最后一公里”限制,降低二次或多次转运,切实降低物流成本,从而降低因物流成本上升导致的物价上扬;

  7.重点打造一批物流园区,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规模企业;

  8.强化政策支持优势,制定出台物流园区建设发展专项政策。

  三、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和服务标准化建设

  1.围绕综合性、大规模的物流园区指挥、管理和信息中心的功能,构建现代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环境,以此提高整个园区的工作效率,提高整个城市物流系统的服务水平;

  2.鼓励引导银行的金融机构针对物流企业核心资产、抵押物少的特点,研究适合物流企业融资的金融产品,切实解决物流产业发展融资难问题;

  3.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物流金融建设,切实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4.鼓励引导设立物流金融专业银行、投融资平台和专项资金,切实发挥政策引领。

  四、抢占人才高地

  1.充分发挥国资物流产业平台的引才优势和作用,引进一批国际性人才。参照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南京“321”等科技人才政策,制定物流产业发展人才规划和政策,大力引进一批推动物流产业发展决定性作用的国际性人才;

  2.实施地方高校共建战略,有计划培养高层次人才。积极与高校对接,大力实施共建,通过合作办学、兴建独立学院等方式,有计划实施物流相关学科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推进物流高层次人才培养,更好适应和服务物流产业的长远发展;

  3.大力发展物流产业人才再教育、再培训工作。参照注册会计师等运行方式,积极尝试政府引导、鼓励社会参与,大力发展物流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健全完善准入制度,提升注册物流师含金量,为物流产业注入高级人才。

作者:  编辑:薛伟